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的父亲母亲

(2012-08-13 12:58:52)
标签:

情感

分类: 会员投稿

 

 

我们的孩子在渐渐长大,我们的父母在慢慢衰老,现在的我们重心在哪边?曾经,父亲是一座山,天塌下来有父亲顶着;母亲是一片海,任劳任怨又无限包容。后来我们长大了,开始工作、谈恋爱、直到结婚生子,美美地过着自己的小日子,只有百忙之中抽出一点时间去看望父母。直到有一天,母亲的白发苍苍,父亲的步履蹒跚,才让我们发现父母真的老了,心里不禁产生了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恐惧,父母在我们心中的地位是如何不可替代。

《我的父亲母亲》专栏期待你和父母间的小故事。你的故事里可能有我们的影子,可能说不出“我爱你”,但软糯的文字,娓娓道来更能打动两代人。分享微感动,体会无私爱。投稿请寄:editor@peng-s.com

 

 

左手父母,右手孩子

本刊会员/ 东边有雨

人到中年,牵挂越来越多。在社会上,不论工作怎么样,都会认识人一帮,遇到事情总会有成群结队的朋友过来帮忙,看上去风风光光。在家庭,则是上有老下有小。父母年岁大了,需要你来照顾。孩子还没有成年或者即将成年,还需要你来抚养。这个年纪无疑是承上启下的年纪。

 

只有到了这个年纪,才更能体会生活的艰辛。工作上该是年富力强的时期,无论是在经验还是能力方面,都是最好的阶段。但你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如今的社会不喜欢倦怠者,优胜劣汰的机制像个影子在追随着你。另一方面,位子、房子、车子、票子,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你生活的态度。不为自己,也还有亲人需要你去帮助,这注定你不能清高到不去思量这些世俗的事情。

 

然而,也只有到了这个年纪,才更深刻体会到亲情到底是什么。年轻的时候,父母身体还好,父母的呵护和庇护伴着自己的成长。从小到大,从离开学校校门到走入社会,然后是结婚生子,每个阶段看到的都是父母无私的援助和开心地笑容。如今,自己也到了这个年纪,才真正体会到父母那些开心的笑容后边还有几多艰辛和付出。

 

人是在生命的延续中传承的,而亲情一直就是这传承中主线。有些不敢想象,如果没有的亲情,那生命的延续还有什么意义。少不经事,不太懂得其中的道理。经历过了,才倍感亲情的珍贵。

 

 “五一”短假,只比平常周末多休息一天。想来想去,还是想去看看女儿。这学期孩子拼得很辛苦,课业很累,课外活动也多,整个三月都在忙碌中度过。高强度的劳累,四月份已尽显疲倦之态。有成功,也有失败,女儿心灵受到一次次撞击。很想为她做点什么,相隔如此遥远也只能从精神上去安慰。适逢假日,过去看看,或许会给她带来一些欣喜,冲淡一下身心的疲惫。那日,和女儿说了这样的想法,没想到女儿一口应允,有些出乎意料。

 

短短的假期,要分成两段。一日回去看望父母,那边还有老人期盼的目光。虽说半个月左右会回去一次,赶上节日还是要回去看看,即使什么也不做。因为是节日,“每逢佳节倍思亲”,更要满足老人的期待。匆匆忙忙回去一天,二日再去看望女儿。在女儿那里两天,再匆匆返回。这个假期只有在路途上奔波了。

 

那天说起这事,有朋友笑说是否有必要千里迢迢地去孩子那里。我心坦然。能有机会和孩子在一起,应该是亲情的享受。孩子总会长大,会遨游于自己的世界,他们注定要过自己的生活,现在有机会陪伴,就不能浪费了这样的机会。

 

人到中年,左边老人,右边孩子,幸福在其中。这幸福要靠自己去体味。

 

换位

本刊会员/辛勤园丁

 

当代作家莫怀戚在他的《散步》一文的开头是这样写的:“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好像还在什么地方看过这样一句话:“小时候,母亲牵着我的手过马路;现在,我牵着母亲的手过马路。”我想,道理都一样。

 

说老,似乎还有点不太好意思。别说跟那些老领导干部和老科学家的年龄比,就是在网上的“不老客”中,我也还是属于“穿兜肚”这一年龄段的。也许是未老先衰吧,好像有点图清闲了(当然,属于自己责任的事还是要管的)。

 

早在五年前,我们买现在住的这套房子时,大多数事情都是我和老伴去办。那时是利用暑假的时间来的,乡下凉爽得多,在城里感到酷暑难耐,觉得很辛苦。9月底在房交会上办交房手续那天,小儿子回来和我们一起处理这些事,生怕我们两个老人办不好,干着急。看着儿子跑东跑西,直到最后手续全部办完,儿子也没让我们动一下。从那天开始,我感觉到儿子在身边真好。后来买家具等事宜就由大儿子去办理,没想到他买回来的家具比我们事先商量的大气多了。我们的积蓄不多,从买房到装修到买家具,大儿子花了不少钱。后来大儿子买房,大事都是他们小两口去做的,我们只是跟着打打下手,做做饭,买点小零碎。其实我们也明白,儿子是怕我们觉得自己不中用了,所以安排点小活安慰我们一下。

 

是到了角色换位的时候了,这样他们才能放开手脚做自己的事。页我们老两口我们一方面要完成属于自己的责任,另一方面就是做好他们的帮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蒙启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