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德国老人:大家一起“过家家”

(2009-01-20 20:37:32)
标签:

老年公寓

儿孙

老年人

儿女

德国

杂谈

     德国老人:大家一起过家家

 在德国,无论走在街上还是公交车里,只要和德国人特别是德国老年人那安详的目光相对,他们都会微笑着向你示意。如果你要问路,他们会耐心细致地给你讲解,甚至亲自带你去,非常真诚和友好。

德国是高生活质量和高福利待遇的国家,老人们退休后的生活安逸幸福。他们一般都有宽绰稳定的退休金,儿女长大离巢,住宅宽敞舒适,福利保障齐全有效。我们所到之处,常能看到老年人怡然自得地牵着狗,漫步在林荫道上。或悠闲地坐在长椅上欣赏风景,在酒吧或饭馆里小酌,在海滩上晒太阳,或三五成群地到世界各地旅游。由此,目前一种全新的养老形式——搭伙同居应运而生。

所谓搭伙同居,就是几个志趣相投的老人朋友相邀,结伴合租一套大房子,各自有自己的卧室、小厨房与卫生间,还有共用的大厨房(类似学生公寓)。每周最少一次共同聚餐,平时各做自己的饭。他们结伴出行游览,同去影剧院、购物、参观画展等。到晚上回到自己安静的房间,如果想找人聊天可敲邻居的门。同年龄段的人,共同的经历和共同的语言是他们的凝聚力与精神需求。生了病可互相照顾,病好了结伴游玩。这是不同于养老院的“老年公寓”,也叫“室友之家”,是一种全新的、富有活力的生活方式。

目前,德国各地已经出现了多个老年公寓,老人每月交纳不多的租金,就可搬到一起“过家家”了。专家认为,这种趋势还会继续发展下去,因为老人退休后到完全需要别人照顾之前还有相当长一段时间。以往德国老人退休后,要么独居,要么进养老院。但独居生活太寂寞,而养老院的生活让人闷气,且费用高。许多人的切身体会是,在养老院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会很快变衰老。在“老年公寓”有室友相伴,生活自理,互相帮助,同娱同乐,精神特别愉快。如今,越来越多的老人开始选择合伙同居。

 

观点碰撞

 

一、             钱为我用与我为钱奴

在现代老人眼中:钱是用来支配生活、提高生存质量的。所以,他们虽然也量入而出,但是出门走不动了,就打个“的”坐坐;一年旅游几次;时不常与子女们餐馆聚聚,新鲜美味点来尝尝。衣服捡舒服时尚的买。

但有的老人却不自觉地难为自己,经济条件再好,出门也挤公车。他们对生活必需以外的消费很少问津,最高兴的事情就是看着月底存折上的数字又增加了多少。

二、    养儿防老与给儿自由

现代老人认为养儿是给社会作贡献,他们愿意给子女一片生存的自由天空,子女们结不结婚,要不要孩子,过节是否回家……不过多干涉。而老人也有自己的生活,是否黄昏恋,是否出门远游,花什么大钱,完全由自己决定,不看儿孙的脸色,也用不着勒紧裤腰带给儿孙留财产。

另一些老人退休之后全部心思放在儿孙身上,儿媳妇爱穿短裙啦,孙子穿太少啦,过节儿子先回丈母娘家啦……所有接触点都生出矛盾。老年人丢失自我,重心全放在儿女身上,必然导致儿女也失去自我。距离产生和谐。

三、   跟着时代走与不闻窗外事

现代老人学开车、学上网、学打高尔夫球,学芭蕾舞,街舞,练女高音……他们敢穿40岁人穿的衣服,敢玩30岁人玩的花样,敢追逐20岁人追逐的流行思潮……有些老人则对这些多数看不惯,看不惯自己不做饭,看不惯让别人给搓澡揉脚,看不惯年纪大的女人化妆……总之与许多事情都格格不入。把自己封闭起来的老人,不了解社会,也不被社会理解,在自己构筑的堡垒中,真的很可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