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老子道德经提出的人生吉祥三宝,也是道教中教理教仪中的
核心部分,也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三宗大智慧。
一曰慈
《左转》孔颖达疏:“慈者爱出于心,恩被于物也”。不仅要求我们从心理面去爱每一个人;天人合一包括自然界中的万事万物,都要付诸爱心。《庄子渔父》中指出:“父慈子孝”“事亲则慈孝”慈者主要指父母之爱。上对下之爱,同时也指出了下对上之孝,同样是爱。说文解字中:“慈者”“茲心”,也就是从心底发出一种赤诚,纯净,洁白,别无他图之爱。这是我们全人类有史以来共同出于心灵中的美好愿望。
几千年来从人类文明史的发展中可以看出:
儒家提出了:“仁爱”“仁者爱人也”。
道家提出了:“慈爱”“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也就是恩给予物也。
佛家提出了:“慈航”“慈悲”,普度众生,救苦救难,恩泽天下。
基督教提出:“博爱”也就是世界和平,爱身遍天下。
伊斯兰教提出了:“恻隐之心”爱人爱物。
墨家提出了:“兼爱”。墨家弟子都是出自于贫困阶层的手艺人,同兼爱一道提出了“非攻”“节用”“节葬”“非乐”“非命”......一共十大主张,均为反对战争,反对铺张浪费,提倡“慈俭”。
以上这些先哲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劝导人们和谐相处,消除战争,爱护大自然,造福子孙万代。
把我们心灵中美好的爱心:
体现在圣君贤臣上是勤政爱民,体恤众生。
体现在战争中,尽其所能,不战而屈人之兵,减少杀戮。
体现在法律上,可判可不判者不判,可杀可不杀者不杀。
体现在当今科学飞速发展的时代,致力于长治久安,优先考虑环境保护中 去发展生产。
体现在经济中的企业家们,尽其可能合理的让利于下层劳动者。
体现在社会生活中,不能只图方便,不惜浪费资源污染环境。
体现在我们每一个人,都不能独立存在,必同多种多样的人交往。归纳起来,不外两种人:好人和坏人,也就是善人和恶人;只要你以爱心至上,好人自然便于沟通交往,对恶人多加一分爱心,多一分爱,就少一分恨,拉近距离,侍机给予帮助,改恶从善。
从财富和智商方面说:也有三等人:有强于己者,等于己者,有弱于己者:强于己者对你认可,不会对你设防;等于己者取信于你;弱于己者敬仰于你;希望得到你的帮助。如果你能做出这一切,那就能广结善缘,人们就会当面或背后传达爱的信息,此谓老子所说:“欲想取之必先与之”你先施爱于人,人必报之以爱,这样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真诚可靠。把人际关系中成功与否,归结为性格的外向,内向的差异,什么能说会吹,礼仪的周与欠周,都不关紧要,你说算不算是一大法宝,超人的智慧呢?
二曰俭
俭与啬相近,其意节省用物而已。如果吝与啬组成现代人就不受人欢迎了;此人一毛不拔小气难交。而老子却说:“俭啬乃国之母,可以长久”。其意如能勤俭治国治家,可长盛不衰。韩非子解老中提出:“智士俭用其财则家富”。其意你如能将自己辛苦挣来的财物,量入微出自然日子过得安稳,不富中有富。而又说:“圣人宝爱其神,则精盛”,此指精神方面:为人处世谦虚谨慎,不显露,不夸耀,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实实在在,必然精力旺盛,并获得众人的好评。因而老子说:“治人事天,莫吝啬”,小器点好。韩非子又说:“人君重战其卒,则民众,民众则国广,是以举之曰,俭故能广”,“俭为慈之用”,并非一毛不拔,比之当今一个企业,如能施人以爱,善待职工必然能得到众人的拥戴,企业愈兴旺,职工愈来愈多,故曰俭故能广。新唐书示之曰:“尧舜之化慈俭而矣”,慈与俭都是爱的心灵美不能分开理解。
慈与俭的反面又是什么呢?老子曾怒骂过:“暴敛天物,是谓盗夸”。盗夸是什么呢?财物的来路不正,贪污.盗窃.行贿受贿,走私贩私,弄虚作假,导致贫富差距拉大;来得快,去得快,穷奢极侈,大肆挥霍,多种纵情淫乐享受之风不说;什么朱门酒肉不值一提了;连隐藏在深山里的野生动植物都要斩尽杀绝。他们会给人类健康带来什么危害,你了解吗?如今流行无药可治的传染疫病就是报应,为了满足人们任意挥霍之需,环境污染.森林滥伐引起的时令不正,气候变化,自然灾害频起,都是苍天给予的报应,即是老子所骂的“暴敛天物”的结果。保护自然环境的第一行动,就是节省用物。
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处在竞争激烈的时代,“不敢为天下先”世人都很难接受,老子说:“不敢为天下先,故成器长”,也就是说,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以不敢为天下先的处世态度,愈能得到大家的拥戴;这就是要看你对老子的“为”与“敢为”是怎么理解的。你在为什么抱什么样的理念而为之。是为工作而工作,为学习而学习;还是为晋升'争先'攀比'高人一等;原本初始纯净的人和事,你搞到人际关系中去“执而为之”拼死拼活,诸葛亮告诫过:“淡泊名利,宁静致远”带有妄想杂念而为,智慧不能正常发挥,结论也必然相反,当然是“为者败之”.如果就此变本加厉去“敢为天下先”那就更危险了,德国,日本他们在二战中都敢为天下先,想称霸世界,其结果如何呢?
老子告诫我们:“为者不为”“无为者无所不为”。《易经》中告诉我们去“享受过程别太介意结果”。如果你能将工作和学习当作一种享受,尽情地去发挥自己的智慧,心理上没有任何负担,勿须顾虑,胜败吉和凶.孔子在解易中说:“善易者不卜”,真正理解《易经》的人是不去卜卦算命,预测吉凶的。八卦是算命?“卦者卦也”就是挂在墙上自己时而观之,认识自己,掂掂份量,在社会生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看清自己的未来,高高兴兴的去“享受过程”,即便是疾病生死也如似待之。
我们在工作和学习中,总想争第一名,高人一等,自己给自己树敌,嫉妒者有之,较劲者有之,坐观其变者有之,活得多累,终有一天被人赶下台,那时你的情绪将一落千丈,这叫“物极必反”,“阴极阳生”。乾卦中有“亢龙有悔”龙行天下,选排在二三列,上可促前,下可启后,这叫“中流砥柱”。整个事业的发展进步全靠这股力量推动的。你处在这样的人际关系中,就没有多大非议了,因为你把自己放在“谦”卦的卦位上(和平卦)。
当今是竞争激烈的时代,你如果不去争,岂不是反其道而行之。话说回来,中国以及世界历史上伟大成功者,有谁是在比拼中成功的呢?他们都是走自己的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