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而令人震撼\感叹的建筑,往往有着绝佳的结构设计;而相当合理的结构,也往往给人以美的感觉.直线是美的,因为它有力度感,
曲线也是美的,因为它有张力感;蜂巢是美的,蜘蛛网也是美的,因为它们有合理而简约的结构;
古今中外的各类兵器,仿佛也有故意造的很美的嫌疑?
比如说中国的宝剑,弓箭,阿拉伯的弯刀,美国的F-16\苏联的SU-27战机?
它们有着各自非常实用的功能,但也往往有着相当合理的结构.
为什么合理的结构能给人以美感呢?
大概是人类本能的对力的崇拜和永无止境的追求吧?
合理的结构,就是对力的完美昭示! 物理学家告诉我们, 宇宙的本质就是力!
更简单更深一层地说,就是能量.力充满着我们的一切,
我们所有要解决的问题,都可以归结为力.想飞吗?
那得先克服地球重(力),再来点推(力).我们的建筑无法按我们无边无际无法无天的想象(力)变得更美,因为我们还无法克服地球引(力)和材料的分子(力).......
我们热爱力. 我们又憎恨力! 力是个神秘的家伙, 它让我们如醉如痴,
大概,这就是美感的来源?
建筑的美,无非在于这么几方面吧:造型,色彩,装饰,人文,理念....所有的各个方面,
唯有造型和结构直接关联,可是又有谁能抛开造型来谈建筑呢?
而造型美的本质,就是结构美!
可以拿古今的,不同风格的经典建筑来佐证一下---结构美才是核心!
对建筑来说,结构的美就在于对力流的合理的组织,和把结构受力的合理的体现。一般来说,建筑物的结构力流的总体形状是树形的,在上部是逐渐会集,到地基时逐渐扩散。其中具有明显的分形性质和混沌性质.
力流这个概念就是对物体受力后,各部分力传递过程的一个形象比喻。事实上,物体在受力后,力的传递就象小河流水一样。先涓涓溪流,在支流、主流,一直到大海。作为一个结构也是如此,各部分构件受到荷载以后,在内部传递,由分布的构件向主要构件集中,对后到墙(柱),基础到地基。也就入了“大海”,分散开了。这里很多的相象之处。尤其在空间结构中,这个概念更为重要。
所谓“力流”的组织,其实就是如何布置构件(杆件),组成力流的河流。
河流的形状和性质,在力流中很多都是适用的。比如分形性,混沌性等。
所谓分形性,就是在不同的尺度下,具有相同(或相似)的特征;混沌通俗地讲就是说不清,但是说不清并不等于没规律,只是不规则。举一个例子,分形典型就是树,从整体看树的特征,是由枝桠组成的;我们单看一个枝桠,它仍旧是由更小的枝桠组成,如此循环分下去,在很多层次,都具有这个相似。这就是分形,使得具有分形性质的层次和尺度,我们称之为标度(也就是条件性)。最能代表分形性质的标度为特征标度。
混沌概念也好理解,我们结构所说的节点,其实也就相当于河流支流和干流的交汇处。这地方的水流方向比较复杂,从一个局部来看,说不清楚水到底流向何处,肯定有漩涡,大小漩涡也肯定具有分形性。有规律无规则,但是趋势很明确。节点中的力流也是这样。这也正是好多的节点构造处理无法计算的原因,就是因为这个混沌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