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吁早日实施武汉市居民日用垃圾的分类存放工程
将“环境有好型,资源节约型”作为武汉市的建设目标,这是一个的非常合理、明智的发展战略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多管齐下,而当下最为紧要的一件事之一,就是如何加快武汉市居民日用垃圾的分类存放工作。
市民日用垃圾分类存放的好处是明显的,首先便利了垃圾回收处理单位的工作,将一些旧电池、旧灯泡,以及一些可以回收再利用的日用品放在一起,降低了垃圾处理的成本,也减少了垃圾处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危险。
其次,武汉市民在日常生活必需丢弃的的许多蔬菜叶、杆、根块,特别是夏天的瓜果残余物等有机物,还有中药渣等分类堆放,可以集中处理,作为有机肥料输送到周边的菜农或农民,可以减少化学肥料对菜田与农田的土壤结构的破坏,而且可以提供大量的无化学肥料污染的环保食品。
第三、建筑工地废砖、石、水泥等,经过处理可以作为修路路基的用料。
第四、纸、塑料、本材、玻璃等废物,经过浅加工就可以循环使用。
第五、家庭与餐馆剩饭、剩菜可以用来养猪或沤肥。
通过热处理,将垃圾用于发电固然是一种思路。但如果能遵照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分类法,将有机物,特别是居民日用中的有机垃圾集中起来沤肥,生产有机肥料,更符合生态要求,而且更节约资源。
从每家的生活源头抓垃圾的分类存放工作,至少有如下四点好处:
第一、改变居民和市民随手扔垃圾的坏习惯,减少环境工人的工作量,起到美化环境的效果。夏天的武汉市,很多小巷因的蔬菜叶杆、瓜皮乱放,引起苍蝇乱飞,而且臭气薰人。
第二、降低垃圾处理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第三、可以达到循环利用资源的目的,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有好型社会的建设。
第四、培养市民的文明生活习惯,提高武汉市民的整体素质。
发达国家早已实施了垃圾分类存放的事宜,而中国有些城市已经开始启动了这项工程。希望武汉市在此问题上尽快实施垃圾分类存放工作,促进“环境有好型、资源节约型”城市的建设工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