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唐人街
曼城的唐人街面积据说比伦敦的大,因为中间有个停车场。
四年前初到曼城,奔着渴望中的亲切感就杀去了唐人街。本想如鱼得水般自在,到那儿才知道原来说国语的是“非主流”。
进的第一家中餐馆叫“旺潮”,只因瞥见了橱窗里悬挂的烤鸭。打开菜谱,烤鸭的价格即刻将我的胃口击倒,于是只点了汤。环顾四周,用餐者无论华人或洋人,个个吃得有条不紊,泰然自若。捧个汤一脸莫名激动的我一看便知是唐人街的“新人”。
二进唐人街是为购得一张“传说”中话费无比划算的国际电话卡。电话卡到手,无力抗拒空气中弥漫的饭菜香便又闪进一家中餐厅,小开杀戒地点了一份咖喱牛腩饭。异常美味。
在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唐人街于我这个中国留学生来讲,就意味着电话卡和咖喱牛腩饭。仅此而已,却已接近半个家了。
住学生公寓的那段日子不得不给自己做饭,唐人街的超市变得意义重大。那些超市个个面积狭小,装潢老旧,却能满足华人在饮食方面的基本需求。拎着不大不小的购物筐辗转于拥挤却丰富的货架间,满心愉悦地挑挑拣拣,每每与人擦肩或错身都有幸感受突如其来的亲切。
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唐人街自然会大张旗鼓的庆祝。尤其是春节。
每年都凑热闹似地去逛,看见各种各样的中国文化符号,如红灯笼,舞狮一类。停车场也搭上临时舞台供人们唱唱跳跳,自娱自乐。围观的人群中洋人不比华人少,而且也个个过节似的一脸幸福。新鲜感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习惯。节日,对现在的大多数人来讲,不过是给自己一个花钱的机会,一个快乐的理由,思考节日的传统意义反倒成了一种刻意摆出的做作姿态。既然这样,全中国都在肆无忌惮地过圣诞了,春节期间的唐人街,洋人还是显得少了一些。
在英国时,唐人街总能勾起我的思乡之情,如今回到故乡却不由自主地想念起唐人街。更确切地说,我是想念起在唐人街时思念故乡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