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职为何像感冒一样蔓延?
(2011-02-15 22:29:07)
标签:
海南职业经理人宋体他山蝴蝶效应杂谈 |
分类: 零度思考 |
他山
《有感于万科高管离职》贴出来后,碰到熟人,他们总是习惯性地问:“他山,又有谁离职了?谁跳槽了?”这问话的语气,俨然把我当成了小道消息的策源地,内幕消息的知道者。我不八卦,有时只是顺便也收集一些这方面的故事而已。一方面,我尝试通过这些消息研究市场内幕;另一方面,也为《房地产大亨2》储备鲜活的素材。希望各位网友能通过微博悄悄话或QQ留言提供线索(届时赠送《房地产大亨2》一本)。
昨天有一位网友在悄悄话中向他山透露,与创维电子相关联的一家企业,在海南有近万亩的土地储备,目前该公司高薪从招商地产挖走曾创造“兰溪谷”营销奇迹的一位将才(这里不点名了),该先生从招商带走近10名营销人员。另一则消息,在深圳CBD等很好地段位置建有多栋写字楼,在沈阳、天津等地拥有多个地产项目的某民企一位副总裁,拟近日提交辞呈。这不由得让人联想到近期万科、金地、佳兆业等公司高管的先后离职,兔年伊始,房地产圈的离职竟然像感冒一样蔓延开来。难道离职也有“蝴蝶效应”?
他山认为,离职产生“蝴蝶效应”不是偶然,原因大概有四点:一是政策调控的影响。2010年对房地产行业密集的政策调控,打乱了不少开发商的施工进度和销售周期,资金周转及使用计划,部分开发商不能如期给职业经理人兑现年终奖,部分开发商老板与职业经理人对销售周期和资金的安排发生分歧;大家可能还记得2008年2月,朱孟依与武捷思的分道扬镳,原因就是当年密集的调控导致合生跌出百亿军团,2010的密集的政策调控环境,与2008年有相似之处!
二、部分企业资金链遇到问题。无休止的调控使企业对土地战略、营销策略、人才战术提出了新的要求,于是,企业老板对职业经理人的业绩、薪酬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据他山了解,确实有个别老板以政策调控、资金紧张等为借口,压缩、减少职业经理人的报酬,08年调控也出现过行业内大面积离职现象像感冒一样蔓延。跟对人很重要,“跟狼吃肉,跟狗吃屎”,他山建议这类企业的老板们是不是该重新评估职业经理人的待遇问题了。
三、机制问题促使离职。不少企业不是资金链问题,也不是项目(土地)问题,那为什么这类企业的职业经理人还离职呢?像招商、华侨城这种央企,最不缺的就是资金和土地,为什么他们的职业经理人留不住?以刚从华侨城跳到佳兆业的刘付志明为例,干到营销总监后,待遇、职权就到达了瓶颈,在这种企业里,没有一个叫李刚的爸爸,也就没有太多上升空间。
四、企业扩张和增长达到峰值,职业经理人创业机会出现。他山在《有感于万科高管离职》里谈到,如果企业将利润最大化到极致,那么从制度上对职业经理人的时间和精力的压榨也将达到极致。如果从职业经理人的角度来考虑:与其被企业将时间和精力压榨到极致,不如自己创业。他山认为,赵汉忠离开金地创业,徐洪舸、肖楠离开万科创业,是企业扩张和增长达到峰值的必然结果。
相关文章《有感于万科高管离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