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什么鼓励公务员到省城买房?

(2009-04-13 17:34:01)
标签:

买房

公务员

房产

分类: 零度思考
为什么鼓励公务员到长沙买房?
他山

    按长沙市区目前拥有的300多万人口数量,来消化长沙市区近1000万平米的现房,显然是有压力的。长沙市政府向了很多办法,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开福区政府推出的“买房补现金”的做法,对推动今春楼市的“小阳春”有非常积极的意义。但楼市并没随着气温的升高而继续升高,有人提出,应该动员和鼓励政府公务员,包括湖南其他地州市政府的公务员来长沙买房,调动了这部分消费需求,不仅可消化现有的住房存量,还能启动下一波长沙房地产开发热潮。

     鼓励和动员公务员买房的理由很充分:作为社会的中坚阶层,他们有稳定的工资收入,医疗和退休保障,他们中间,70%的有政府分配的福利住房,40%另外还享有政府的“公务用车”,他们拥有很大的可支配收入,具体可支配数据他山不好统计,他山熟悉几位在政府部门工作的朋友,他们平均每天消费一包芙蓉王(25元/天),从这可见公务员可支配收入的一斑。如果将这批可支配收入引入房地产市场,可以拉动长沙最大的内需。

    这个理由听起来不无道理,但他山认为,鼓励公务员买房的负面效应会远大于短期解决房地产市场存量的正面意义。是谁要鼓励地州市的公务员到长沙卖房?我想这不是简单的解决长沙楼市存量问题,更重要的恐怕是为大多数官员将财产合情合理地转移到省城提供合情合理的舆论环境吧!

    一是为某些地州市公务员有急需向长沙转移资产的市场需求。而“鼓励公务员省城购房”则为他们顺利向省城转移财产提供了“符合情理”舆论环境。在地州市政府的支持下,在湖南省主流媒体的引导下,地州市公务员到省城买房置业的事件,在积极、正面报道的舆论推动下,可能使人们忽视对这笔卖房款合法性的质疑,媒体失却应有的舆论监督功能。

    二是纵容和鼓励的公务员竞相攀比,为他们黑色收入的增加提供了动力。湖南有一个重要民情,就是攀比,你住100平米,我非得住120平米。在长沙某高档小区已有这样案例。官场上这种攀比之风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分析人士认为,某市一旦有公务员在长沙某小区置业,可能形成该单位一窝蜂到长沙置业的“盛况”。这种结果客观上造成不少地方出现“裸官”,工作日在地州,周末在省城。

    三是以主流媒体和地方政府的名义引导、鼓励公务员到长沙买房,将进一步拉开贫富差距,加大社会矛盾。湖南其实是一个贫富分化比较大的省份,去年,湘西某地农民曾发生过冲击政府部门的事件,今年金融危机深化,使在珠三角打工的约300万农民工的返回故里,他们的失业,与“公务员省城置业”形成强烈的反差,这种宣传有可能进一步刺激和加剧社会矛盾的分化。

    四是为不少黑色收入的官员转移财产提供了合理通道。许多地州市的公务员在当地是不敢露富的。一方面,地州也没有品质特别好的住宅产品,他们不想买,另一方面,当地的好房子他们不敢出手买,唯恐被政敌抓住把柄,他们剩余财产的最好出路在长沙。就目前长沙地州公务员的收入水平来看,他们还不足以承担长沙高尚小区的楼价,只要他们敢来买房,说明他们一定有正常收入之外的财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