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胶胶扰扰,人之合
昔者舜问于尧曰:“天王之用心何如(1)?”尧曰:“吾不敖无告(2),不废穷民,苦死者(3),嘉孺子而哀妇人(4)。此吾所以用心已(5)。”
舜曰:“美则美矣,而未大也。”尧曰:“然则何如?”舜曰:“天德而出宁(6),日月照而四时行,若昼夜之有经(7),云行而雨施矣。”
尧曰:“胶胶扰扰乎(8)!子,天之合也;我,人之合也。”夫天地者,古之所大也,而黄帝尧舜之所共美也。故古之王天下者,奚为哉?天地而已矣。

2、若欲使天下无失其牧乎
孔子西藏书于周室(1)。子路谋曰(2):“由闻周之徵藏史有老聃者(3),免而归居(4),夫子欲藏书,则试往因焉(5)。”孔子曰:“善。”
往见老聃,而老聃不许,于是繙十二经以说(6)。老聃中其说(7),曰:“大谩(太啰嗦繁杂),愿闻其要。”
孔子曰:“要在仁义。”老聃曰:“请问,仁义,人之性邪?”孔子曰:“然。君子不仁则不成(9),不义则不生(10)。仁义,真人之性也,又将奚为矣?”
老聃曰:“请问,何谓仁义?”孔子曰:“中心物恺(正中而和乐外物),兼爱无私(11),此仁义之情也。”
老聃曰:“意(12),几乎后言!夫兼爱,不亦迂乎!无私焉,乃私也。夫子若欲使天下无失其牧乎(13)?则天地固有常矣,日月固有明矣,星辰固有列矣,禽兽固有群矣,树木固有立矣。夫子亦放德而行(14),循道而趋(15),已至矣;又何偈偈乎揭仁义(16),若击鼓而求亡子焉(17)?意,夫子乱人之性也!”
3、边塞之民(没有教化)
士成绮明日复见,曰:“昔者吾有刺于子,今吾心正卻矣(反省改正自己),何故也?”
老子曰:“夫巧知神圣之人,吾自以为脱焉(脱离了巧智圣人之列)。昔者子呼我牛也而谓之牛,呼我马也而谓之马。苟有其实,人与之名而弗受,再受其殃。吾服也恒服(10),吾非以服有服。”
士成绮雁行避影(斜着身子不敢看自己的影子),履行遂进而问(12),“修身若何?”
老子曰:“而容崖然,而目衝然(13),而颡■然(14),而口阚然(15),而状義然,似系马而止也。动而持(1),发也机(17),察而审(18),知巧而于泰(19),凡以为不信。边竟有人焉(20),其名为窃。”

你容颜伟岸高傲,你目光突视,你头额矜傲,你口张舌利,你身形巍峨,好象奔马被拴住身虽休止而心犹奔腾。你行为暂时有所强制,一旦行动就象箭发弩机,你明察而又精审,自持智巧而外露骄恣之态,凡此种种都不能看作是人的真实本性。边远闭塞的地方有过这样的人,他们的名字就叫做窃贼。”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