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上课时都在冥想!”

(2011-09-06 07:58:40)
标签:

父母必读

家庭教育

心灵修炼

女性成长

教育

     我们希望有两份永久的遗产能够留给我们的孩子。一个是根,一个是翅膀!

 

    周日一个下午看完了《父母给孩子的7堂人生课》,小小的一本册子,很值得一读。因为他所要交给孩子的,不是成功法则之类的社会经验,而是心灵法则!精神生命!

   7条心灵法则分7天进行,周日晚上我就跟儿子分享了星期天的课程。

   星期天的法则是:一切皆有可能!

   其中有3条需要父母带着孩子做的:1、每天带孩子静默冥想15—20分钟(对于12岁以上的孩子)

                                  2、发现大自然的美妙之处

                                  3、告诉孩子熟悉场景背后隐藏的可能性

   结果昨天晚上我问儿子:今天冥想了吗?

   他大声说:冥想了!

   我问:什么时间啊?

   他更大声说:上课的时候都在冥想!

“上课时都在冥想!”“上课时都在冥想!”“上课时都在冥想!”“上课时都在冥想!”

   我立刻笑喷。

   我说:上课是让你听讲的,不是让你冥想的!( 我要是会漫画,这段一定无比精彩“上课时都在冥想!”

 

    这第一堂课里还有一句话:

    所有人都能数清一个苹果里面有多少粒种子,但是没人能数清一粒种子能长出多少个苹果。

    读到这句话的时候,我问儿子:你是苹果还是种子?

    他说:苹果。

    我说:不对,妈妈才是苹果,你是种子!你能结多少苹果连你自己也不知道呢。这就叫一切皆有可能!

“上课时都在冥想!”
        以下是我看到的一段精彩文摘。现分享给大家“上课时都在冥想!”


           我们希望有两份永久的遗产能够留给我们的孩子。一个是根,一个是翅膀!


                         父母给孩子的7个心灵法则


  我们都知道,尽管我们都是为了孩子好,但仅仅是出于自己的愤怒和失意就去责罚孩子的次数却越来越多了。如果我们仔细回头检视,就会发现那是我们自己内心都没能解决的问题,现在却用责罚的手段强迫孩子们去解决。我们在选择教育孩子方式的过程中也显露出我们自己精神世界的脆弱,即使在我们试图慈爱、温和地对待孩子时,也一定会经常激起自己心中的疑惑,无一例外。做精神导师远远超过我们的行为举止,我们的责任是向孩子传授精神生命的真理。


  我能有信心来写这本书,是因为我从我的两个孩子身上学到了七大精神法则。因为纯真,孩子们是爱与诚实的最挑剔的老师。无论你是在教导什么法则,除非你用全部的精神之爱去教育孩子,否则一旦没有人强迫孩子去遵守这些条文,这些法则就会立刻变成一纸空文。


    在我两个孩子很小的时候,我和妻子本能地遵循了一些后来我将之升华为原理的实践:


○我们告诉孩子把精神看做真实存在的,去相信精神是一切爱的源泉。这是我们对精神的通俗易懂的定义。


○我们不会给孩子任何压力,要求他们去追求传统意义上的成功。这是以我们的方式告诉他们,上天看重的是他们是谁,而不是他们干了什么。


○我们从没觉得要去责罚他们,我们在失望、生气和受伤害的时候会很坦诚地让孩子们知道。这是我们的教育方式,以反思替代规则。


○ 我们永远记得孩子是上天赐予的礼物,并且让孩子知道我们就是这样想的。我们告诉孩子,养育他们长大成人是多么光荣和荣幸。我们不占有和掌控他们,不把自己的期许强加在孩子身上。我们从不将他们与别人比较,无论是优点还是缺点。这是以我们的方式让孩子们拥有完整的自我人格。


○我们告诉孩子,他们拥有改变别人命运的天赋。我们也告诉孩子,他们能够改变和创造自己的命运。


○我们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告诉他们什么样的成功才是重要的,即能让他们发现值得奋斗的有意义的人生目标,能给他们带来快乐的人生目标。这是我们所知道的能给别人带来快乐和意义的最好方式。


○我们鼓励孩子们有自己的梦想。这是以我们的方式告诉孩子,相信自己的愿望,这是到达内心世界的正途。
   我们不是完美的家长,很多时候我们与理想擦肩而过,但我和妻子找到一个办法,通过灵感来培养孩子。


    “灵感”在这里的真正意思是展示如何进入“在精神之中”的状态,就是“呼吸神的气息”。这也可以用来解释拥有热情的意义,热情(enthusiasm)这个词源自希腊词语“en theos”,意思是“在神之中”。


    最后一点至关重要。身为家长,如果你确实要用一种切实可行的方式教给孩子精神法则,你必须清楚你自己是不是成功的。判断你成功与否的最简便方法就是看你的孩子是不是有灵感和热情。灵感、热情和愉悦都是精神的品德,没有了它们,一个人活多久都不会有精神生命。


    身为家长的我们不应当做这些事:我们不应当命令孩子服从我们或者把我们树为权威,不应当装做永远知晓答案,不应当压抑我们的感受或者告诉孩子这么做都是为了他们好。我们每一天都要努力培养孩子以他们自己的方式生活,而不是过我们后悔没能过上的生活。


    所有这些方法都可归结为一句话:每个孩子都需要得到家长所能给予的全部的成熟之爱。让爱变得成熟,而不只是时间概念上的成年,才是在爱背后的有意识的精神目标。孩子的出生让我们变成了他们的精神导师,在未来的岁月中我们依靠爱的恩赐指引我们前进。精神使我们摆脱了个体容易犯错的天性,同时也给孩子们上了最深刻、最宝贵的一课。

 

    (本文摘自《父母给孩子的七堂人生课》作者:【美】迪帕克·乔普拉 出版时间:2011-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