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美味厦门 风情土楼

(2011-08-09 13:30:48)
标签:

厦门

土楼

旅游

心灵修炼

活在喜悦中

分类: 游走天下

    去厦门前在博友那里看到她拍的厦门大学凤凰花开的精美照片,她说:夏天,是属于厦门的,花香鸟语,阳光和煦。无论是鼓浪屿上的小巷旧屋,还是环岛路的碧波白沙,都值得慢慢去享受,真恨不得住上一个月。

   7月16日我们到达厦门时凤凰花已凋落,但是被鲜花包围的厦门依然姹紫嫣红。此时正值雨季,或淅沥小雨或瓢泼大雨让整个城市充满了诗情画意。

    而厦门于我因为有“老伴级”女友的存在,而温情四溢、绚烂无比。

 

                                吃喝玩乐在厦门

美味厦门 <wbr>风情土楼              我带着儿子、老公妹妹的儿子去土楼,回来时老伴从车站接我们去罗宾森广场三楼的“曾华益清香食坊”。老伴说这张我在给她抛媚眼美味厦门 <wbr>风情土楼

 

 

     如果选择,我会冬天去厦门。因为从北京的万木萧条到厦门的春意盎然,一夜之间你就从冬天到了春天。但是“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正是因为夏的炎热,这次旅行我从“景点控”变成了“小吃控”,也有更多的闲情逸致坐下来慢慢“品味”这座城市。谁说“吃”不是旅途中最精彩的一笔呢?

 

厦门小吃“样样红”

    到厦门吃海鲜名正言顺。那天傍晚我们来到海沧大道上的“阿丽海鲜大排档”,坐在二楼平台上,面朝大海,身边是饕餮的人们。虽然环境有些嘈杂,但是这种市井味正是当地的风土人情。

    那顿海鲜大餐印象最深的是沙虫冻。服务员端来一个大托盘,里面有很多小酒盅,这就是厦门小吃沙虫冻。其实以前吃过,因为都在冬天,所以并没有留下深刻印象。而这次沙虫冻放入嘴里,全身顿时清凉四溢。真的是冰爽怡人、滑润香美。最后吃到每个人面前都是“杯盘狼藉”。

美味厦门 <wbr>风情土楼                    夏天最爱“沙虫冻”
   

    沙虫冻是福建的土产小食。沙虫所含的蛋白质极其丰富,厦门人直接把沙虫与水同煲,虫身会渗出胶质,然后放进冰箱便会凝结成果冻状。

    海蛎煎是厦门小吃中的“名角”,所以几乎每天都吃。记得那天“老伴”请我们在中山路附近的鹭江宾馆二楼阳台上吃小吃,对面就是灯火阑珊的鼓浪屿,凭海临风,正想抒发美好时,突然大雨,大家仓惶逃入室内……

如果想品尝传统厦门小吃,“黄则和”是不错的选择。可惜中山路上的“黄则和”人满为患。

 

    所以如果你是比较讲情调的人,除了鹭江宾馆,你还可以去罗宾森广场三楼的“曾华益清香食坊”。这家店给我的感觉是——原来“小吃”也可以这么美!这里不仅环境优美,每道菜品端上来,都让人“目瞪口呆”,以至于不忍举筷。

  美味厦门 <wbr>风情土楼

美味厦门 <wbr>风情土楼

美味厦门 <wbr>风情土楼                   著名的海蛎煎

美味厦门 <wbr>风情土楼

美味厦门 <wbr>风情土楼

美味厦门 <wbr>风情土楼

美味厦门 <wbr>风情土楼
               以上照片由老伴凤凰拍摄,只记得当时的美,菜名没记住一个哈哈。拍摄地点“曾华益清香食坊”。谢谢凤凰老伴:)


 

    那天逛中山路邂逅“八婆婆烧仙草”,慕名而入,打听才知道这可是厦门的“招牌”。仙草又称凉粉草,是草本植物,有降火解热清血等功效。“八婆婆烧仙草”用料丰富,有烧仙草、芸豆、薏仁、红豆、花生、Q果等,最后加入蜂蜜或奶茶,8元一杯超级实惠。

http://y.myvacation.cn/attachment/201003/12/18115_1268380892ICtO.jpg风情土楼" TITLE="美味厦门 风情土楼" />
                          逛中山路邂逅“八婆婆烧仙草”,进门看到有老爷爷在座,嘿嘿想必是特色,后来在火车上听厦门人说这家很有名呢:)

 

 

 

鼓浪屿“猫当家”

     厦门“最爱”还是鼓浪屿。但这次上岛两次,都因天气炎热而没有深入景区,只在小店里流连了。

那天傍晚突然暴雨,我们躲进“张三疯奶茶铺”。店面很小,却挤着很多年轻人。我站在拥挤的空间里喝奶茶、观雨、听歌。原来“张三疯”是鼓浪屿一只猫的名字,别小看这只猫,他可是名声远扬而且“粉丝”多多。那天雨后,门前的积水都没过脚脖子了,于是欢快地淌水而行。

美味厦门 <wbr>风情土楼                   美味厦门 <wbr>风情土楼
             那天在小店里躲雨

    有人称鼓浪屿为琴岛,因为有钢琴博物馆;也有人称猫岛,因为交通工具少,很适合猫们居住。逛鼓浪屿你总会看到或慵懒或从容的猫们在你眼前大摇大摆地经过,而小店内外随处即是形形色色的猫们……

曾有人说鼓浪屿有太多很小资的店,女人见了就走不动路。还要补充一句:爱猫的人士到了这里,更是走不动路了!

 

环岛路“骑行乐”

     去厦门之前就想着要在环岛路上骑车,要骑双人、三人的。这次如愿以偿骑行两次(租车价格大约15—20元/每小时)。一次是上午,我和同事以及她儿子骑一辆三人座自行车“向前向前”,一路飞奔到椰风寨。回来时同事说:你晒黑了!嘿嘿,本来就黑,再黑一点也无妨。

第二次是临走前一天晚上,跟“老伴”一家吃完海鲜大餐都快10点了,朋友提议去骑车,哈哈正合我意。这次我和“老伴”一辆车,在夜色阑珊的环岛路上跟小年轻们飚车。

    骑完车11点了,又去喝茶。然后“老伴”说:一定要请你去尝尝芒果冰。于是一行四人又来到位于禾祥西路的“斯利美”……

http://www.938686.com/upload/CY/20091103/200911313331673499-big.jpg风情土楼" TITLE="美味厦门 风情土楼" />

    虽已是夜里12点了,但这里座无虚席,当然大都是年轻人。15元一份芒果冰,你可以外加别的料,常见的有芋圆和红豆、绿豆、薏仁等……厦门人的夜生活丰富多彩。

 

                              与“土楼王子”亲密接触

 美味厦门 <wbr>风情土楼
                   田螺坑四菜一汤土楼群

 

      一直想去看土楼,这次终于得以与土楼“亲密接触”。

     福建土楼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山区大型夯土民居建筑,建于宋元,成熟于明末、清代和民国时期。土楼的形成与历史上中原汉人几次著名大迁徙相关。以振成楼、承启楼为代表的客家土楼群已获联合国人类物质文化遗产殊荣和吉尼斯世界纪录。

    因为不想走马观花“看”土楼,所以选择了“自助游”。从朋友那里得到“振成楼”林小花的电话,打过去,客家小妹热情地介绍怎么走,怎么跟她接洽。

 

     于是在厦门滨南长途汽车站买了上午9点10分去“湖坑(永定县湖坑乡)”的票,49元/张,在“洪坑”下车。

    一般人去土楼,不是选择永定土楼就是南靖土楼,而我决定“一网打尽”。即先到“洪坑土楼民俗文化村”住一晚,然后在返厦的路上,去看南靖田螺坑土楼群。

    从厦门到洪坑汽车走了4个小时。下车可见已修建得颇具规模“洪坑土楼民俗文化村”。这里可谓是浓缩永定客家土楼的“博物馆”,门票90元,此时优惠价为70元,学生半价45元。

进大门后就与小花联系,她说她在振成楼里等我们。沿着宽阔的柏油路前行,被称作“土楼王子”的振成楼赫然在立。

 

    一进大门就找到了穿着绿色裙子的漂亮小花,她在一层有个茶铺。她带我们看了楼上四层的客房,是她亲戚开的,虽然条件有些牵强(上卫生间、洗漱都要到一楼),但是能够体验客家生活,还是决定入住。

    放下行李才开始仔细打量眼前的“土楼王子”。从外观看“他”高大刚毅,一二楼没窗户,三楼以上才有。进入其中,看到环环相扣的空间、高高挂起的红灯笼以及热情好客的客家人,就感觉一种温柔。所以“土楼王子”给我的印象是刚柔并济。

 

     曾经作过导游的小花为我们介绍了“王子”的概况。它建于1912年,占地5000平方米,分内外两圈,外圈4层,每层48间,按八卦形设计,每卦6间,一楼梯为一个单元。卦与卦之间筑防火墙,以拱门相通。



美味厦门 <wbr>风情土楼              我们入住的振成楼

    在一楼祖堂大厅看到民国初年黎元洪大总统赠予的楹联:带经耕绿野,爱竹啸名园。小花听我出口念出这个“带”字,很是惊讶。她说很多人认不出这个字。我说这个“带”字我见过,在阳朔碧莲峰有“带”字石刻。小花说的确正是阳朔碧莲峰上的那个字,为清代阳朔知县、浙江人王元仁手书。因为字中藏诗闻名遐迩。

 

    介绍完振成楼,小花唤她哥哥家的孩子、12岁的美珍和她弟弟带我们去看其他土楼。美珍长得非常漂亮,搞得我一路给她照相,每每不能得逞,因为她老躲。

 

     从振成楼沿着山溪、踏着石砌小道上行,便来到奎聚楼。奎聚楼为方形土楼,始建于1834年,远远看去,整座楼与背后的山脊连成一体,犹如猛虎下山,奎聚楼即是“虎头”,楼前围墙上开窗两扇,便是炯炯有神的一对虎眼。

    福裕楼是永定府第式土楼的杰出代表,富丽堂皇。由林仲山、林仁山、林德山三兄弟于公元1880年开始兴建。清末林氏三兄弟,经营条丝烟和烟刀生意,产品销往日本、东南亚各国,富甲永定……

    天色渐暗,还下着毛毛细雨,逛完几个土楼我请美珍他们喝了奶茶,然后返回振成楼。

 

    真的如小花所说,土楼冬暖夏凉。这天夜里一阵阵凉风刮来,让人很难想象已是最热的季节,我就在一片蛙鸣声中入眠……

 

    早晨5点半醒来,悄悄出门。到一个地方我就喜欢观察那里的早晨与夜晚。此时振成楼外有一个卖肉摊,偶尔会有一两个老人,一切都是那么的静谧安详。我沿着那条溪流而上,溪水时急时缓,就像身边方方圆圆的土楼展示着它们曼妙婀娜的身姿……

 

    八点整小花为我们联系的去田螺坑土楼的车子来接我们,包车费150元。与小花还有那两个可爱的孩子告别。住宿费80元,我给了小花100元,她非要找钱,于是那20元找零就被我塞给了小美珍。谢谢他们的热情款待。

 

    车在蜿蜒的山路上奔驰,也就20多分钟就进入了南靖县境内。这里的门票是在路口买的,每人100元,景点包括塔下村、“东倒西歪”裕昌楼以及“四菜一汤”土楼群。

车行到被誉为“闽南周庄”的塔下村时,天上下起了小雨,这个村的历史悠久,建于1426年。

美味厦门 <wbr>风情土楼

              妹妹和老伴都说塔下村漂亮,嘿嘿我们还是住在了振成楼,感受客家的生活。因为看过西塘、乌镇之类,塔下就不稀奇了。

 

     告别“塔下村”车子直接开到山上的“四菜一汤”。从观景台俯瞰,一座方楼雄居中央,四座圆楼围绕四角,恍若一朵怒放的硕大梅花,点缀于绿野平畴之上。“上看一朵花,下看布达拉。”这是人们对“四菜一汤”的描述。沿阶梯而下可以真实体验“四菜一汤”的土楼生活。

    盘山而下就见到了“东倒西歪”裕昌楼。此楼为5层结构,每层有54间大小相同的斧状房间,楼内天井中心建有单层圆形祖堂。据说这座土楼建成后不久,楼内回廊木柱便开始向右倾斜,最大倾斜度为15度,看起来摇摇欲坠,但经受几百年风雨侵蚀和无数次地震的考验,至今依然如故,因此得名“东倒西歪楼”。

 

    漫步土楼之间,有种窥视别人家居生活的感觉。有些凌乱的瓦砾,晾晒的衣服,高高悬挂的竹篮豆荚,随意散步的鸡鸭猫狗,平凡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就在这午后的喧嚣中弥漫开来。随便走到一处,都会有人热情的招呼饮茶。这里家家都有水井,我们进入一家,3、4平米的小屋居然有两口井。客家客家,以客为主,所以坐下来品尝他们自制的茶叶,即使不买也没有关系。

 

    这让我想起承起楼土楼内的那幅对联:“一本所生,亲疏无多,何须待分你我;共楼居住,出入相见,最宜注重人伦。”这大概就是土楼客家人生活的写照吧。(本报记者胡杨)

 

美味厦门 <wbr>风情土楼
                                2011.8.9日8版

注:振成楼小花QQ1548288251,有去土楼的可以与她联系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