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好像大家都放假比较早,很多朋友都回家过年了。
一年过去了,该抒发对阳历新年的时候都抒发了,在这里提前祝福大家兔年吉祥
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幸福!
http://mat1.qq.com/book/s/200905/19/15/124271690287437.jpg
做自己幸福的董事长
在以成功为目标导向的现代社会,幸福渐渐被我们淡忘,甚至被有意回避。我们大多数人,顶多知道什么是快乐,而那又大多来自于物质上的获得与满足以及焦虑、压力的消除。而真正的幸福远非如此。
在今天,从西方到东方,在物质日益丰富的同时,许多人精神迷失,“郁闷”成了人们的口头禅,压力成了惯常现象,我们身边的郁抑症患者急剧增加,多少无助的心灵在痛苦中徘徊、挣扎……
我们越来越不幸福了!
那么什么是幸福?如何才能得到幸福?《幸福的方法》一书教我们如何转动“幸福魔方”。作者泰勒•本-沙哈尔博士毕业于哈佛大学,他所开设的“积极心理学”成为哈佛学子最欢迎的课程,而他本人也被誉为“最受欢迎讲师”和“人生导师”。
四型人生,你属于哪一种
在书中作者为我们列出了四种人生类型,我们可以对号入座。
一是及时行乐型。这种人讲求快乐至上,不懂得延迟满足感,是“现在的奴隶”;二是忙碌奔波型,这种人始终坚定地认为,达到这样那样的目标就可以幸福,所以他们成为“未来的奴隶”;三是虚无主义型,这种人表现为日常生活中的习得性无助,认为生命没有意义;四是幸福型,这种人既有明确的目标又能活在当下。
可以说在我们身边,及时行乐的人不少,而更多的是忙碌奔波型。在他们看来,“焦虑和压力的消除,就是幸福”。作者一针见血指出那只是“幸福的假象”。因为那些幸福是与负面情绪共生的,无法长久。而幸福应该是积极情绪的“长治久安”。
“幸福是快乐与意义的结合”。一个真正快乐的人,会在自己觉得有意义的生活方式里享受生活的点点滴滴。即使有时经历痛苦感受,人总体上依然可以是幸福的。
心灵“破产”与幸福“大萧条”
《情商》一书的作者丹尼尔·戈尔曼指出:在20世纪里,每一代人心理压力指数都高于他们的父辈——不光沮丧,还有其他症状,如无精打采、颓废、自怨自艾以及强烈的绝望感。这正是感情破产症。他还说20世纪是“焦虑的时代”,21世纪是“哀伤的时代”。
的确,现代人的幸福感正随着物质财富的增长而减弱。泰勒•本-沙哈尔博士说:“在看待生命的时候,负面情绪是支出,正面情绪就是投入。当正面情绪多于负面情绪的时候,我们在幸福这一‘至高财富’上就是盈利的。长期的抑郁可以看作是心灵破产。如果个体问题不断增长,焦虑、压力增多,社会就逐步走向幸福‘大萧条’。”
幸福是一种信仰,更是一种习惯
那么,是什么决定了我们的幸福?
有关“幸福”的研究表明,人的幸福感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遗传基因、与幸福有关的环境因素,以及能够帮助我们获得幸福的行动。
当然,遗传基因我们无法改变,但是后两者都是我们可以“有为”的地方。而积极心理学正是由此来提升我们的幸福指数。
有人问:如何才能得到幸福?作者指出:与其问如何才能得到幸福?不如问:怎样我才可以更幸福?
这两个问题的根本差异在于:前者对幸福持有怀疑态度,而后者是肯定态度。而“积极的情绪会使我们的注意力更辽阔”,也更容易接近幸福。
的确,幸福应该是我们的人生信仰,是我们最值得追求的至高财富。而想要幸福,我们要在内在价值观中植入“就是要幸福”以及“我值得幸福”的观念,并让幸福成为一种习惯。
丹尼尔·戈尔曼指出:大部分企图做改变的人,都会在“蜜月期”过后失败——也就是开始到熟悉的阶段。与其强化自律性,不如建立固定的习惯。”
为了幸福习惯的养成,我们需要“建立你自己的幸福董事会——成员是那些关心你并对你的幸福有重要影响的人,让他们监督你并给予建议。”
这本书告诉我们,幸福是可以通过练习而习得的。因为“ 所有的事情都是通过不断的练习而变得简单,通过练习,我们可以改变,我们可以转变自我。”
摒弃把工作与痛苦捆绑在一起的恶习
马斯洛说:人类最美丽的命运,最美妙的运气,就是做自己最喜爱的事情并获得报酬。
对于现代人来说,做自己最喜爱的事情已经成为奢侈,而工作已经成为焦虑、压力以及痛苦的代名词。
作者认为:“我们把工作和努力与痛苦绑在一起的恶习,已经深深影响我们在学习和工作中获得幸福。”
所以在选择职业的时候,要考虑三个问题:一,什么给我带来意义?二、什么给我带来快乐?三、我的优势在哪里?找出三者相交的部分,并且注意其中的顺序。
一个增强幸福感的方法是,增加“想要做”的事情,减少“不得不”做的事情。
人们对待工作态度分三种:工作、事业或者使命感。只把工作当工作的人,是薪水的奴隶,当然没有幸福可言,而那些把工作当作事业并肩负起使命的人,最大限度地挖掘出了幸福的金矿。
《真正的幸福》一书的作者马丁·塞利格曼解释幸福的三个成分:意义、快乐与投入。而玛丽亚·蒙台素里博士说:完成一项令人愉快的任务才是最好的休息。
亲密关系是幸福的必需品
心理学研究表明:“非常快乐的人”与“不快乐的人”的区别在于:是否拥有丰富而满意的人际关系,与朋友、家人和爱人的关系是幸福的必须品。其实这就是幸福的环境因素。
我们都生活在关系之中,和谐的关系可以让我们生活在幸福的“背景音乐”中。尤其是亲密关系。“我们的亲密关系是一笔至高的财富——幸福的交易,就像所有的交易一样,在双方都获益的情况下就是成功的交易。”而经营亲密关系的要点在于:我们要把注意力放在“被了解”的心态上,而不是“被认可”的心态上。
其实,任何关系的要点都在于——培养而不是寻找。
阅读泰勒•本-沙哈尔的《幸福的方法》,就是让我们时刻准备着,做自己幸福的董事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