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现行教育:新病梅馆记

(2010-02-24 10:11:53)
标签:

成品女人

合格父母

好命女人

女性成长

家庭教育

分类: 育@姿态

   有个朋友正为孩子上小学而焦虑,划片的小学因为师资力量不好而不想上,好学校又搭不上,于是就焦虑上了。

   其实我也焦虑着,因为孩子就要小升初了。

   今天早上看了一早上小升初的情况,真的是又焦虑一层。

   还好现在每次焦虑时我都会从孩子问题上拉回到自己身上。

   正在写关于教育的章节,真的是长歌当哭为教育。先发一个章节与大家讨论现行教育:新病梅馆记

 

               现行教育:新病梅馆记

 

求学越来越早,成家越来越晚,毕业越来越难找到工作。一切“为了孩子”的中国父母是中国孩子无法成人的根源。

 

    中学课文中有一篇龚自珍的《病梅馆记》。

    大概的意思是:江宁的龙蟠里,苏州的邓尉山,杭州的西溪,都产梅。文人画士们说:梅以枝干弯曲为美,笔直了就没有风姿;以枝干横斜为美,端正了就没有景致;以枝干疏朗为美,稠密了就没有姿态。

于是大家都用这个标准来衡量天下的梅,致使天下种梅人,砍掉笔直的,删掉繁密的,锄掉端正的,把梅弄成奇形怪状,弄成病态。于是江苏、浙江的梅都病残了。文人画士所造成的祸害的酷烈,竟到了这个地步啊!

我买了三百盆梅,都是病残的,没有一盆完好的。已经为它们流了三天泪,于是发誓要治好他们:我放开它们,顺着它们的天性,毁掉那些盆子,把梅全部种在地里,解开捆绑它们的棕绳;以五年为期限,一定要使它们恢复本性,保全健康的形态。我本来不是文人画士,甘心情愿受到辱骂,设立一个病梅馆来贮存它们。
    唉!怎样才能使我有很多空暇的时间,又有很多空闲的田地,来大量贮存江宁、杭州、苏州的病梅,尽我一生的时光来治疗病梅呢!

 

   写到教育问题的时候,再读《病梅馆记》,感慨良深。在这篇文章中,龚自珍全然没有了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豪放,而是无尽的伤感伤怀。这篇课文本来就是一种影射,如今看来它更是当今教育的写照。

 

    看看我们的孩子,真的都是病梅、残梅不在少数。

 

    我住的楼里有一个懂礼、阳光也很有灵气的男孩子,以前每次见面他都喊我阿姨打招呼,有时相互聊点什么。随着考入重点中学,眼见着孩子的表情越来越麻木沉重,还戴上了眼镜,走路时总是低着头,看见我也装作没看见。

    孩子的灵气哪里去了?阳光的笑容哪里去了?每次看到他我都在问。也想到:是不是我的孩子到他这样的年龄,也失去了生龙活虎的灵气?

 

    有人说:中国丧失了自己的孩子!这并非耸人听闻。

    现行的应试教育体制,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只是“记住一切有可能在考试中出现的东西”。他们从未完整地发育过,获得教育的滋养,无暇顾及身心的成长,鲜有时间培育自己的情感和想象力,从而确立安身立命的价值观。

    目标在前,没有当下。教育把孩子与自己的生命割裂开,把他们与生活和广大的世界隔离开,他们是一座座孤岛,长夜难明。

    父母包办设计好了他们可怜的一生。目标坚定——不是自己认可的;孤注一掷——父母操办了他们的生活及生存杂事;唯我独尊——他们是家庭的核心,一颦一笑决定着家庭的气氛;冷漠世故——他们过早地接受了父母眼里的世界,故此不再有发自内心的热情,世界与自己无关……

《   新周刊》杂志做过一期《无法成人——中国人的成长链》的话题。作家胡小同不无讽刺地写道:求学越来越早,成家越来越晚,毕业越来越难找到工作。一切“为了孩子”的中国父母是中国孩子无法成人的根源。

    所以如“病梅”一般的孩子比比皆是。只要没有让孩子随天性发展,而是随父母的心愿去拿捏,孩子就注定是“病梅”。

 

     仔细观察不难发现家长们的问题:一是在做家长这个问题上过于“有为”,过多地干预孩子的自然生长过程,拔苗助长、越俎代庖的现象比比皆是(因为内心的恐惧焦虑)。二是家长们又是“无为”的,面对现行教育体制,他们表现出没有理智思考的顺从、无奈(因为缺乏理性的思考和高瞻远瞩的能力)。

    所以就造成了如今的教育之怪现状:小学生往死里学,初中、高中更是加把劲,结果到大学,他们彻底厌学了,到了社会上他们不是身心疲惫,就是彻底厌世了!

 

    以下是一个即将走上社会的大学生的感慨:

   自从7岁上学到现在已经15年了,学校已经绑架我15年了,教育已经绑架我15年了!在这15年中我失去的远远大于我所获得的,为了文凭我失去的实在太多太多了!

    我快拿到毕业证、学位证了,可是我怎么也高兴不起来,为了一纸证书我却欠下了无法还上的债务,是一笔巨额的感情债!这让我永远抬不起头来,活着很累很累……

    拿到了证书却遇到了金融危机又面临了失业,我真的不知道如何面对父母家人。想创业可是没有资金,再也没有脸伸手问父母要了,他们为我上学已经力不从心了,我还怎么有脸再向他们要呢!

      一气之下真想把多年奋斗换回来的一纸文凭给撕了!可是变态的企业只认文凭不认能力,欲哭无泪呀!如果再给我一次选择机会我不会选择上大学,我会选择走上社会。没有知识也会有经验。

      教育整整绑架了我15年!欲哭无泪.....

 

病 梅 馆 记
龚自珍
原文:
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或曰:“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固也。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无一完者。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予本非文人画士,甘受诟厉,辟病梅之馆以贮之。
呜呼!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闲田,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