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姿态穿在身成品女人育姿态教育杂谈 |
分类: 育@姿态 |
我说:“一般一般,起床基本靠喊,作业基本靠催,而且不求上进。”
以前我们两家是邻居,她儿子比我儿子小2岁,现在上小学二年级,而我儿子是四年级的学生了。
女同事当时听了我的话,满脸不相信。“是吗?你儿子从小很乖的,我以为他会比我们家那个学习自觉呢。”
记得我们还是邻居的时候,女同事的妈妈当时在帮她带孩子。老太太看着我3岁的儿子总忧虑地说:这孩子太乖了,长大了会不会受欺负啊?
当时听了大妈的话,我心里着实不好受了一阵子。心想老太太怎么这么说话啊?但是心里隐隐还是怕这样的结果出现。的确,儿子从小性格乖顺,很少去跟小朋友争抢什么。这样乖顺的孩子上学了应该是好学生吧?我想。
可是,小学一年级第一次开家长会,儿子就给了我一个下马威。
小朋友的课桌有抽斗的一面都是对着自己,要装书包啊,只有儿子的课桌,有抽斗的一面是对着老师,因为他老做小动作,老师摆的。
当时老师把班里40多个孩子“由好到坏”分成四类,当然我对这种分类法持保留意见,但是当听到儿子的名字出现在第四类“调皮捣蛋”型里的时候,依然是气不打一处来。
那天老师还说:我们班上有个同学,作业没做。我问为什么没做?他满不在乎地说,我跟我妈赏月去了!
我一听就知道,这出自儿子之口。
家长会回来问他,果然他承认了。可想而知,那天我暴跳如雷一番。
随着儿子年龄的长大,“被人欺负”的疑虑我是完全打消了。虽然儿子不是那种霸气十足的孩子,但是从小他就懂得智取。从幼儿园开始,总有小朋友在他身边。到上小学,基本就是小区里的孩子王了,总吆三呵四地带小朋友来家里玩。
但是做事拖拖拉拉、不求上进的问题却相当严重。
我是个急性子,办事讲求效率,且有计划有规律,对自己要求严格。可儿子偏偏是个慢性子,吃饭慢,做事拖拉,没计划,不求上进,却注重享受。
一个心理咨询师说,拖沓与任性的孩子的父母,必有其以下行为模式:性格急躁、思维反应快、处事较果断、高价值观、高期望值、讲究效率、喜欢操控和教导人。他们养育孩子的方式,主要以说教、给现成的答案、命令“你要…”“你应该…”“你不应该…”等。在这种行为模式下,孩子体验的是:总有人为我安排、操心、做事,而不必独立思考。因而难以养成对自己行为的责任能力。拖沓是在父母控制下孩子较“软性”的对抗,而任性是在父母控制下孩子较“生硬”的对抗。
那天周六,我说:儿子你把所有的作业都做完吧。
儿子说:语文我留着周日再做。
我说:什么事情都要往前赶,你怎么老往后推啊?!
我话音还没落定,儿子接道:那死亡这件事能提前吗?
我噎住了。
直到现在也没想出如何回答他。
每一对父母都会遇到孩子教育的问题。我们有太多的父母执着于自己的方式(也许是他们父母教育他们的方式),有太多的父母执着于流行的方式。
的确,对孩子我们有教育的责任。但是如何行使教育职责却是深有学问。
曾经看到一句话,对我启发颇深:所谓责任,是知其责,任其之。
我想对我们的教育方式保持怀疑,已经是我们这代父母的进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