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最美的种子永远在民间

(2007-08-17 16:33:24)
标签:

文学/原创

分类: 活@姿态
 上善若水 16:15:50
嗨,你好,我想请教你一个问题
对于形容一个女人,不拘小节这个词是贬义还是葆义?
上善若水 16:19:11
这个问题困惑了我很久,我一直不懂,或是说它是中性词?那么它的利弊又在哪里。
花雕 16:19:28
什么事情都有2面
花雕 16:20:04
不用在乎什么。如果它影响到你的家人和朋友,注意下就可以了
上善若水 16:22:40
那倒没有,我也是一个大方的人。
 只是最近一直在想一个女人如果比较出色一点,总是让其他女人们有一种那样的眼光关注着你。尤其是我们这个小镇。大部分的女人们闲的无聊,茶余饭后就是说闲话。
花雕 16:23:35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上善若水 16:24:57
是了,我也在这样想,最近一直在想自己的自身价值问题,做一个为自己美丽的女人,凭自己的能力发展。内外兼修,相信我一定会成为你笔下的成品女人的。
花雕 16:25:30
恩:)
花雕 16:26:00
我呆回贴一个文章到博客,你去看,跟你提出的这个问题有关
上善若水 16:27:13
好的。好姐妹
    上善若水提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在一个环境相对不是那么好的地方,一个女人应该如何选择想要的生活?
    很多人选择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生活,机会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就是人文环境。在一个小城镇你到了适婚年龄而不结婚是大逆不道,可是在大城市你可以选择单身,没有对你指指点点。开放的环境才能有放松的人生。
   
下面是去年写的博文,给上善若水,以及所有追求美好生活的女人们,无论你们在哪里。
 
最美的种子永远在民间

                 这么远的地方,这么好的你

 

    一直有一种浅浅的担心,在与因文字而结识的朋友见面之前。刚开始是担心自己不像她们想象的那般好,后来还担心对方是我不喜欢的妇女模样——体态臃肿、喋喋不休,或者见面后根本找不到共同语言。俗话说“相见不如怀念”嘛。

    不过最近,我不再担心了,因为一而再再而三的实战经验告诉我,读我的文字的人都是大美女,而且不用担心彼此缺少共同语言。

 

    那天下午在办公室接到一个电话,电话里她说:我是你很早的读者,这次来北京看住院的妹夫,想来看看你。

    我说:好啊,你来吧。

    一个时辰左右,一个一米七左右的高个子女人走进办公室。她披肩螺丝发,体态优雅舒展。

    坐定后才知道,她真的是老读者了,10年前我们还通过信。直到她给我写地址电话的时候,我才完全回忆起来,因为她的字迹比她的名字更让我印象深刻。

    10年前她曾经来报社找过我,那天刚好我不在单位。当时捧了鲜花来,找到副总编谢丽华,谢总编对她说:我们胡杨人缘可好呢。谢总还带她去见了当时的总编辑王秀琳。

    10年间,我从妇女报到子报再到子刊,虽然变化着阵地,但是一直没有放弃文字的耕耘。

    10年间,她也一直在山西古交防疫站工作,从一个普通员工做到了书记。

 

    30岁到40岁是一个女人最精美的年华,我们都在茁壮地成长。

望着眼前这个温文而雅的女子,我真的是满心欢喜,也从她的只言片语中,拼接出一个女人的成长地图:

   “一直看不惯地方腐败,看到一笔笔防疫善款被肆意挪用我总也会心痛、愤愤不平又无能为力。”

   “直到现在我还是不舍得浪费一点时间。每次开会,别人唠嗑打瞌睡,我总是拿本书或者报纸……“

   “从小我的孩子就能看到我从儿童出版社、科学出版社订购的图书,女儿现在已经是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的大二学生了……”

    “那天看到妹夫病床头上放着一本目前销售火暴的《于丹〈论语〉》,我用3个小时阅读完,然后写了2张信纸的摘要告诉他们,这就是精华,其他实在没什么可看的。”

    “同事朋友们老说,你气质怎么这么好啊?我说我从来不信美容,我信读书美容,我信音乐美容。至今我还记得你《简约浪漫》里的《长头发飘起来》、《读书美容》、《快乐音乐》……”

 

    记得曾经在好友玲玲博客里看到一条留言:环境如此恶劣,还能拍出如此好的片子。

     当时想:环境如此恶劣,是什么意思?

     玲玲在内蒙的乌兰浩特,一个听起来很遥远的地方。她也是因为文字认识我的,去年“十·一”我们一家三口就贸然前去那里旅游,得到玲玲热情的款待。内蒙之行真的是景美人更美,美不胜收。

    玲玲的美不仅仅在于她的外在,挺拔的身姿和端庄的容貌,还在于她善于发现美,同时善于审视自己,渴望成长。

    我深深地记得,当我为“剥夺”了她陪老公、儿子过节而抱歉的时候,玲玲说:说实在的,有人给我10万元我也不换这个“十·一”,我的收获是无法计算的……

    一句话让我们双方都释然了。

    这么远的地方,有这么好的你,我真的是喜出望外。同时勉励自己戒骄戒躁。

后来我想,“环境恶劣”不在于地处偏远,而是指人文环境。如果你是一个不甘流俗的人,你是否可以在身边找到同类?即使找不到有共同语言的人,是否可以处污泥而不染?

    世俗的力量于无声处却又如此强大,不知不觉我们就被同化了,没有了追求,停止了成长。当然也有那么一些人,她们是“恶之花”——在恶劣环境里开出自己的花。

    有句话叫:最美丽的种子永远在民间。我信,我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