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频率,接收美好
买了《姿态穿在身》跟我联系上的紫贝壳,在QQ上跟我说,她来北京出差,特地去西单图书大厦买我的《简约浪漫》,没买到。她问哪里能买到啊?
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简约浪漫》是我的第一本个人作品集,大约是2000年出版的,估计市场上没有了。
当时出书的时候很激动,在好友红尘的鼓动下,竟把所有的稿费买成了样书。当时还是拿的稿费(现在基本是版税了,呵呵),总共有3000来块钱吧。于是现在书柜里还有几十本《简约浪漫》镇宅。
后来在上海人民出版社接连出版了自己的第二、三本书——《温柔笔记》和《艳遇似鬼》。这次当样书寄来的时候,我差点背过气去。封面设计和版型(据说是当时流行的口袋书)太难看了,于是也没多买样书,不好意思送人。
《姿态穿在身》的出版过程可谓一波三折。封面设计是我的博友亚杰,他痴迷于我的文字,当听说要出书的时候,他小心翼翼地说,我来帮你设计封面吧。当时我正为某出版社设计出来的封面而懊恼不迭,于是同意他试试。结果他看了我所有的文字,花了一个月的时间,设计出了如今的马桶封面。
我是不同意用马桶做封面的,可是编辑路巍说她当了十多年的编辑,没碰上过如此有冲击力的封面。我们三个人投票的结果是二比一,而把封面放博客让博友投票的结果也是马桶占先。
我常常觉得,《姿态穿在身》出版的过程像一场恋爱,作者我,编辑路巍、设计亚杰,同时爱着那本书。那段时间我们像一个团结紧密的小分队,后来我们成了很好的朋友。
出书某种程度上像嫁人。以前的几本书,基本是父母包办的老式婚姻,直到揭开红盖头的那一刻,你才知道“夫君”长什么样,而好与坏你只有接受的份。而这次出书像自由恋爱自主结婚,从选出版社到选编辑真的是应验了那句话——好事多磨。
可以说《姿态》的出版过程是最人性化的一次,它也是我个人到目前为止最满意的一本。
可能是因为“嫁得好”的原因,少不了想显摆,于是很乐于送书给朋友。大多数朋友反应良好,但是也有个别的不然。
比如封面设计亚杰听说我要去某网站谈宣传书的事情,他提醒我送一本书给该网站文学编辑某某。我遵照他的意思送书了,当时中年妇女模样的某某正要出门,我们不咸不淡地说了几句话,她随手就把我送的书扔在了桌面上,然后出去了。
当时我感觉很不爽,可也不好说什么。但是从她的那个小动作里,我知道她是不值得我结交的人。因为她缺乏对一本书的尊重。
话说紫贝壳说想买《简约浪漫》,说实在的我有点烦去邮局寄书了,所以刚开始没有想到给她寄书。
是她的一句话改变了这一切。
那天一个从博客加我为好友的人,QQ上来就问:你了解男人吗?
我说:看你这话问的。
她依然问:你了解男人吗?
我不回答不好,回答吧不知道该怎样回答他,于是说:建议先了解自己!
估计她很不满意我的回答。
第二天她在我的QQ上留言:你是垃圾。
在QQ群里,这个人也说:花雕是垃圾,这个群是垃圾。
正是此时,我看到紧跟其后的紫贝壳的回话:你变态!
朋友是什么?是关键时刻挺你的人。正是紫贝壳的这句话让她拥有了《简约浪漫》。
就好象天空中有很多电波,除非你调准一个接收的频率,否则你不会知道原来有这么多好的东西等待我们去吸收、学习。而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具有一套接收系统,遇到好的东西尽情地去接收,然后化做自己的东西。这样我们的人生就日渐丰盈。
积极进取的人,就像一台好的接收器,他知道如何在一大堆信息中区分哪些是有用的数据,哪些是干扰的噪音;善于学习的人,总是把自己调整到接收的最好频率,随时从生活的点滴中发现美,活到老学到老。
话说当紫贝壳接到我寄去的书时,反复说她很感过意不去,要给我寄书钱。
我说:不用了,你值得拥有!
因为我相信,她有一个很好的接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