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优化心肌能量代谢更全面治疗缺血性心脏病

(2011-05-14 15:13:30)
标签:

健康

    缺血性心脏病通常是指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肌供血不足而引发心绞痛、心肌梗死以致心力衰竭等的临床病症。从生理的角度来看,心脏为维持机体的正常循环发挥着中心泵的作用,而心肌通过能量代谢获得大量的能量是保证泵功能的重要基础。为此,从冠状动脉病变致心肌灌注不足到出现心肌缺血缺氧的相关临床病症在病理生理变化过程中代谢紊乱特别是能量代谢紊乱是其间的重要环节,研究认识并通过干预代谢环节达到治疗的目的是近年来缺血性心脏病治疗中的一个新的亮点。

1 对心肌缺血治疗的临床思考
1.1 血运重建
    对于因冠状动脉狭窄闭塞所致的心肌供血不足,经皮冠脉内介入治疗(PCI)或冠状动脉-主动脉旁路移植(CABG),重建血流通道恢复血供,理应是治疗心肌缺血的最优选择,特别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及时的PCI挽救了大量危重病患者。但血运重建不可能也不适合所有的冠心病患者,血管的解剖条件不适合,患者全身情况不能耐受或受限于医疗、经济条件等等。
    近年来世界范围及国内血运重建治疗的数量急骤增加,围术期的相关缺血和梗死等仍有一定的发生率。此外,术后的再灌注损伤、再狭窄、再闭塞及未处置血管的病变进展,致使术后仍有相当多的患者在不同时间内,出现心肌缺血的症状或发生心脏不良事件。为提高血运重建的治疗效果减少围术期及术后的缺血事件还必须依靠强化的药物治疗。
1.2 药物治疗
    溶栓、抗凝、抗血小板、他汀、ACEI等药物在冠心病治疗中均有其不可取代的作用,对控制病变进展、预防并发症、改善预后均必不可少。
    另一类药物主要是通过不同的途径改善心肌缺血,缓解症状,在临床上更不可少。传统的常用药物为硝酸类制剂、钙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如众所周知对心肌缺血缺氧的治疗主要是缓解供氧和耗氧之间的矛盾,使之达到相对平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