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出院后中青年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指导
(2011-03-10 18:26:27)
标签:
健康 |
【关键词】
2005年5月~2007年7月,我科采用多种方式对60例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指导,让其掌握糖尿病有关知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和对治疗的依从性,使患者做好自身的管理和控制,有效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提高了生活质量,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男20例,女40例,年龄20~55岁,均符合1999年WHO公布的诊断标准。文化程度:本科10例,大专12例,高中18例,初中以下20例。
1.2 方法:出院时口头讲解讨论,复诊时给予评价和鼓励,印刷有关糖尿病知识的宣传资料,建立因人而异的糖尿病教育处方,通讯录及疾病档案,定期电话或网上随访等,对患者进行完整有效的健康教育。
2 结果
本组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完全掌握率为93.5%,大多数患者比较全面的掌握了糖尿病的有关知识,能正确地进行自我保健。部分患者约6%,对健康教育内容完全掌握,但由于工作、应酬等原因不能坚持运动和饮食控制。
3 健康教育内容
3.1 心理教育指导:部分患者缺乏耐心,担心寿命缩短,易产生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这些不良情绪可刺激生长激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引起血糖升高,同时产生对抗胰岛素的作用,均不利于病情好转。应给予安慰、鼓励和正确疏导,解除患者的恐惧、忧虑情绪,使之保持乐观向上的良好心态,接受现实,积极主动参与和配合治疗。
3.2 基础知识教育:对患者及家属进行讲解糖尿病的基本概念、病因、分型、发病机理、临床症状、常见并发症及常用药物等相关疾病知识,帮助他们对糖尿病有个正确的认识。详细讲解、示范血糖及尿糖的监测方法及意义。空腹血糖一般控制在7.8mmol/L以下,餐后2h血糖控制在11.1mmol/L以下。让患者明白糖尿病虽是慢性终身疾病,但坚持不懈地治疗,使血糖等代谢指标控制良好,仍可享受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4 饮食知识教育
4.1 饮食原则:控制饮食是治疗糖尿病、延缓并发症的重要措施。根据患者的身高、体重、活动强度、年龄、血糖值计算每天需要的总热量,其中碳水化合物占总热量的50%~60%,蛋白质占15%,脂肪占30%。按“三高二低”规则进食,即高蛋白质、高维生素、高纤维素、低糖、低脂饮食。定时、定量,避免饱餐,节假日优需注意并戒烟酒,保持理想的体重。建议每天饮食热量分配标准,三餐可分配为1/5,2/5,2/5或1/3,1/3,1/3,也可按四餐分配为1/7,2/7,2/7,2/7。每天食钠盐量不超过6g,伴有高血压者不超过3g。坚果、瓜子、花生,偶尔少食。调味品:如葱、酱油、醋、味精、大蒜、生姜、胡椒粉可任意加用。鸡蛋、猪瘦肉、牛肉、羊肉、鸡鸭鹅肉、鱼类都可进食,但要严格定量。每周测体重。
4.2 饮食指导:主食是粗制米、面粉、一定杂粮,最好多选用富含膳食纤维及粗杂粮,如小米、绿豆、海带饭、红豆粥、燕麦面、荞麦面及玉米面、黄豆面、白面混合的三合面制作的馒头、面条。禁止食用葡萄糖、蔗糖、蜜糖及其制品(各种糖
文章来源:
点击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