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恢复I相胰岛素分泌,掌控全面干预的攻坚战略

(2009-04-15 16:10:51)
标签:

健康


关键字:高妍  2型糖尿病  大血管疾病  IGT  阿卡波糖  胰岛素

    在2型糖尿病(T2DM)日益肆虐于全球之时,如何安全、有效地控制血糖,改善预后,一直是糖尿病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然而,这条循证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就在人们对ACCORD研究充满期待时,ACCORD研究却显示强化降糖组T2DM患者的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死亡率增加,由此激起了全球大讨论。在第68届美国糖尿病协会(ADA)科学年会期间,ACCORD研究结果终于在众人的期待、瞩目中公布。同时,ADVANCE及VADT研究均未显示强化降糖使大血管显著获益。尽管造成ACCORD结果的确切原因仍有争议,但是综合干预糖尿病的重要性已经有目共睹,同期公布的Steno-2研究表明,对T2DM患者进行多因素综合干预使其主要终点事件(包括大血管疾病)下降50%以上。 
    T2DM患者是代谢综合征的高危人群,往往同时合并高血压、高血脂等代谢紊乱,共同构成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继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而心血管并发症正是T2DM患者致残、致死的首要原因。因此,全面干预T2DM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必由之路。     那格列奈全面干预心血管危险因素正常人在进餐后,胰岛素呈双相脉冲式分泌,同时胰升糖素分泌受抑,在双激素的调控下,餐后血糖维持稳定。Ⅰ相胰岛素分泌是指胰岛β细胞在血糖浓度升高的刺激下,迅速分泌大量胰岛素的生理现象,一般在进餐后3~5分钟胰岛素水平达峰值,10分钟左右分泌量明显降低,逐渐转入Ⅱ相胰岛素分泌,胰岛素的分泌更加平缓,随着血糖恢复至正常水平,胰岛素的分泌也恢复至正常。对于T2DM患者,D-苯丙氨酸衍生物——那格列奈(唐力)可以有效恢复Ⅰ相胰岛素分泌,进而全面干预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 Ⅰ相分泌的胰岛素可以直接作用于肝脏,抑制肝糖输出,控制餐后血糖,避免进餐后血糖的剧烈波动;还可以抑制脂肪分解,降低游离脂肪酸水平,限制游离脂肪酸进入肝脏的速度。此外,Ⅰ相胰岛素分泌对于维持正常的内皮功能,抑制炎症因子的分泌也发挥相应作用。可见,Ⅰ相胰岛素分泌有助于控制餐后血糖波动、甘油三酯升高,抑制炎症因子高表达,并参与维持血管内皮的正常功能,对于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很有意义。

http://www.365heart.com/upload/newsimg/200937203359798.jpgMitrakou等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文章支持Ⅰ相胰岛素分泌缺失是餐后血糖升高的根本原因。该研究表明,IGT患者口服葡萄糖负荷2小时后的血糖浓度与30分钟时胰岛素分泌水平呈负相关,而后者正是反映Ⅰ相胰岛素分泌的指标(图1)。鉴于餐后血糖与心血管事件之间的密切关系,恢复Ⅰ相胰岛素分泌对T2DM患者的心血管保护作用至关重要。那格列奈是目前能够真正模拟Ⅰ相胰岛素分泌的口服降糖药物,它通过作用于胰岛β细胞,快速、短暂地关闭KATP通道,使Ⅰ相胰岛素分泌得以重塑,产生类似于生理性胰岛素的分泌模式,降低餐时和餐后血糖水平,同时避免了药物对胰岛β细胞的持续过度刺激,既解决了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的问题,又不显著增加β细胞负荷,更避免了持续高胰岛素血症带来的一系列不良反应,如下餐前低血糖。在雄性猕猴中进行的研究显示,给予那格列奈之后快速出现胰岛素高峰,至2小时已恢复正常。瑞格列奈的高峰迟于那格列奈,且下降缓慢(图2)。磺脲类药物通过磺酰脲基团及氯茴苯酸基团与受体结合后,促进胰岛素的分泌。瑞格列奈具有氯茴苯酸基团,与磺脲类药物的分子结构部分相似。那格列奈的分子结构中无磺酰脲基团及氯茴苯酸基团,正是这一独特的分子结构决定了那格列奈独特的作用机制。

 

文章来源:www.365heart.com
点击查看全文:http://www.365heart.com/tabloid/2009/03/temp_28640.s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