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朱鲜阳教授谈: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展望

(2008-08-13 00:10:37)
标签:

健康

 
    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 发病率约占全部活产婴儿的 016%~019%, 估计每年新出生的患儿高达15万~20万 , 是小儿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近 20年来 , 各种不同介入器械的更新 , 介入治疗的范围不断扩大 , 使治愈率显著提高 , 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和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的成功率均高达 98%以上 , 尤其是室间隔缺损的介入治疗 , 我国为世界提供了大量的病例和经验。先心病治疗方法的转变是一个值得引起医学界和社会关注的问题。过去单一的外科手术方法已变为可通过介入和 (或 ) 外科手术协同完成。介入性治疗以更加完善的操作技术 , 简便安全的操作程序 , 创伤小无瘢痕的远期疗效 , 得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常见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
    1.1 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  1982年首次报道了单球囊扩张治疗 5例肺动脉瓣狭窄病人获得成功。1985年在我国开始应用 , 治愈率达98%, 是最安全效果最佳的介入性手术 , 其病死率为 0.2%, 重要并发症发生率0.4%。适用于跨瓣压差 >30 mmHg (1 mm Hg =0.133 kPa)的各种肺动脉瓣狭窄病人。严重肺动脉瓣狭窄和重度发育不良的瓣膜亦可通过球囊扩张得到较好的疗效。
    1.2 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  介入治疗动脉导管未闭(PDA)已近40年 , 目前常用的主要是 Amplatzer蘑菇伞和弹簧圈 , 我国有学者总结国内8家医院介入治疗的6926例先心病患者中PDA 2122例 , 采用Porstmann法、Rashkind法、Sideris法、Coil法、Pfm法和Amplatzer法分别占9%, 5%, 2%, 10%, 3%和70%。临床应用表明使用方便 , 疗效可靠 , 成功率高 , 并发症发生率低 , 尤其是国产同类封堵器价格便宜 , 适合我国国情 , 使更多的病人受益。对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患者 , 封堵器放置后肺动脉压力下降也可行封堵治疗 , 并能获得较好的远期疗效。婴幼儿合并较大PDA时主动脉相对直径小 , 可选择成角的封堵器植入 , 避免封堵器植入后引起的主动脉狭窄。目前我院已开展 PDA介入治疗1012例 , 年龄最小为3个月 , 最大为69岁 , PDA直径 1.3~22.0 mm, 封堵成功率 99.8%, 无严重并发症 , 超过了外科手术的治疗效果 , 基本上达到各种类型的PDA均可通过介入治疗完成。
    1.3 房间隔缺损和卵圆孔未闭封堵术  近年来继发孔房间隔缺损(ASD)的介入治疗技术逐渐完善 , 已逐步成为该病的首选治疗方法 , 全世界已有2万余例报告 , 成功率达95%以上。已在国内大部分三级医院临床上广泛应用 ,并进行远期疗效的随访观察。我院自1998年10月至2006年8月已完成890例 , 成功率98%, 即刻闭合率92%, 3d闭合率为97%, 6个月闭合率为99%, 无死亡病例。值得注意的是卵圆孔未闭与脑血栓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 卵圆孔未闭发生率约20%~25%, 据文献报道其中10%~40%可因矛盾性血栓而发生脑栓塞 , 经导管关闭卵圆孔可以预防中风、一过性脑缺血的发生及治疗偏头痛。
     
文章来源:www.365heart.co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