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高润霖
CGICC 糖代谢异常 冠心病 糖尿病
IGT 拜唐苹 共识
拜唐苹共识 阿卡波糖
餐后血糖 IGT
高血糖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
血糖血管 ACE研究 ACE试验
ACE
由中华医学会组织建立、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支持的中华医学会心脑血管疾病血糖管理协作组(CGICC)自2007年11月正式成立以来,通过心脑血管病学、糖尿病学和流行病学等多学科之间的协作,对心脑血管疾病血糖异常的患者进行早期发现、全面干预、综合治疗,致力于探索中国心脑血管疾病血糖管理的最佳模式,为提高中国心脑血管疾病防治水平开展了多项工作。CGICC的徽标采用中国传统文化中“鼎”的造型,这样的设计蕴含着多层寓意,CGICC组长之一高润霖教授对其进行了详细解读。
采用不同层次科研方法,从不同角度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
CGICC徽标的第一重含义体现在流行病学专家、基础医学工作者以及临床医生的多层面协作上,采用不同的科研方法,共同发现现象,研究机理,探索解决方法。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高血糖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East-West、GAMI、Framingham以及DECODE等一系列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高血糖增加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此外,2004年欧洲心脏调查显示,66%的冠心病患者合并糖代谢异常。而2006年中国心脏调查则显示,中国冠心病患者中合并糖代谢异常者比例高达80%。
与此同时,大量基础研究显示,人体在高血糖和高游离脂肪酸的刺激下,自由基大量生成,进而启动氧化应激。氧化应激信号通路的激活会导致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分泌受损和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受损。在对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发病机制不断深入地认识中,学术界提出了共同土壤学说,即氧化应激是胰岛素抵抗、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共同发病基础。
临床医生一直在试图找出适合心血管疾病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的安全、有效并具有心血管益处的降糖方案,通过控制血糖降低心血管风险。
综合干预多种危险因素,全面防治心血管事件
CGICC徽标的另一重含义是高血压、高血糖及高血脂是心血管疾病的3种危险因素,全面防治心血管疾病,应对多重危险因素进行综合干预。
众所周知,心血管疾病受多重危险因素影响,如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吸烟、年龄及性别等,其中前4项是可调控危险因素。
历时几十年的Framingham研究结果显示,高血压可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UKPDS研究显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浓度每升高1
mmol/L,心血管终点事件发生率增加57%。当LDL-C>3.89
mmol/L时,冠心病和致死性或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发生风险显著高于LDL-C为3.02~3.89
mmol/L的患者。近期的GAMI研究平均随访2.8年结果显示,糖耐量异常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与糖耐量正常者相比,其复合终点事件(心力衰竭、再次心肌梗死、卒中、死亡等)发生率显著增高。
以上各种危险因素并存时,则互相影响,进一步增加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这已被国际大规模临床试验——INTERHEART研究所证实。该研究结果显示吸烟、糖尿病、高血压和高血脂这4种危险因素并存时,心肌梗死发生率明显高于这些因素单独存在时。
新近揭晓的Steno-2研究及其后续研究结果表明,对于高危的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多种药物联合强化治疗和行为矫正可降低其死亡率和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该研究共入选160例伴有持续微量白蛋白尿的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强化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平均治疗7.8年。5年前公布的最初结果表明,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多重危险因素的强化治疗可使心血管及微血管事件降低约50%。平均13.3年的随访结束后,其结果更令人震惊,其主要终点事件(全因死亡)的绝对风险下降20%,心血管死亡绝对风险下降13%。Steno-2研究提示,综合防治糖尿病患者并存的多重危险因素有助于显著降低其心血管死亡率及全因死亡率,改善预后。
强调血糖管理在心血管疾病防治中的重要性
……
文章来源:http://www.365heart.com
点击查看全文:http://www.365heart.com/shownews.asp?id=21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