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健康 |
关键词:2008南方会
这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大量的研究显示许多代谢危险因素,如肥胖、血脂异常、糖尿病、痛风等与高血压关系密切,如高血压罹患率在肥胖及糖尿病患者中分别高达40.46%及51%。各种代谢危险因素出现往往先于高血压,血压升高可能是代谢异常的一种后果或重要的中间环节,心肾血管损害则是代谢异常与高血压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目前临床上单纯血压升高的患者比例并不高,他人及我们资料的统计显示约10%左右,高血压更多的以多重危险因素聚集的形式出现,如代谢综合征、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及肥胖性高血压。最近AHA和ADA在其声明中将沿用多年的心血管危险(
Cardiovascular Risk), 改称为心血管代谢危险 (Cardiometabolic
Risk),进一步强调了代谢危险因素对心血管影响的重要性。新近发布的ESC/ESH2007高血压指南大幅度修改了高血压危险评估的血糖、血脂指标,并第1次将代谢综合征列为影响分层的一项独立危险因素。
因此,目前对高血压的认识己从既往强调高血压的危险性,向关注血压与代谢因素的相互作用方面转变。
虽然既往JNC7和2003年WHO/ESH的高血压指南中也将肥胖、血脂异常和糖尿病列为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但对这些代谢异常程度的具体界定尚不十分一致。新近的2007ESC/ESH指南中对纳入的代谢危险因素作了具体明确的界定,如强调腹型肥胖的作用,并列出了诊断标准、下调了高总胆固醇血症和低密度胆固醇血症的诊断值,增加了高甘油三酯血症、纳入了糖调节受损即空腹血糖受损和糖耐量异常,首次将代谢综合征列入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指出即使血压不太高≧130/85mm
Hg,
只要合并代谢综合征,即可分层为高危或很高危。因此,目前对高血压危险的评估,并不仅仅根据血压值的高低,还要结合其合并的代谢危险因素的多少及轻重程度来确定高血压的危险性,从某种程度而言,代谢危险因素对高血压的危险性分层起着调节作用。如Framinghan心脏研究显示在总胆固醇水平和收缩压相同的情况下,有糖耐量异常和其他危险因素者,其心血管危险性将显著升高。……
点击查看全文:
| http://www.365heart.com/shownews.asp?id=21461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