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心脏超声检查的变革

(2007-12-13 11:42:41)
标签:

健康/保健

 

心脏超声检查的变革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作者:杨颖 赵锋  2007-12-12 9:44:19 点击: 次 发表评论

上世纪50年代初Hertz与Edler首次将超声用于二尖瓣病变的观察,半个多世纪以来超声心动图在临床中的应用突飞猛进:60年代Harvey Feigenbaum使用M型超声定量心腔并建立测量标准;70年代二维超声与脉冲多普勒相继问世、80年代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用于临床,使超声心动图无创评价心脏解剖与血流动力学成为可能。至今,技术的发展已使超声心动图成为全面评价心脏解剖结构、血流灌注、生理功能的重要手段。
  心脏解剖结构复杂且持续舒缩运动,能够直观显示立体的跳动的心脏结构与功能是影像学追求的理想。实时三维超声成像技术使用特殊的矩阵探头,可快速同步获取包含系列切面图像信息的金字塔形容积数据库,从而能够以三维视野显示心脏结构,其优势在于可直观显示二维图像无法提供的视角与切面,在解剖畸形与瓣膜病变的评价中更具优势,检查者不必通过二维断面推测立体结构,故可减少经验依赖、提高准确性与可重复性;能够准确定量心腔容积与心肌质量,克服二维超声通过预先设置的几何模型进行推算造成的误差;此外一次扫查即可获得容积数据库信息,故能提高扫查效率,在急诊及术中等特殊情况下节省检查时间。有限的空间与时间分辨率是实时三维超声成像的瓶颈。但探头设计与计算机处理技术进展迅速,晚近推出的小儿实时三维探头外型小巧而分辨率提高,在儿科患者中可获得满意的三维图像。今年面市的经食道实时三维超声探头可谓三维超声技术发展的又一里程碑,因克服了经胸检查时声窗不良的局限、近距离扫查心脏,图像分辨率显著提高,不但可在常规检查中获得优质的三维图像,更适合于术中检查,既不干扰手术视野、又可为外科医生提供类似实体解剖的直观图像。三维超声技术的日新月异将使其在临床心脏疾病诊治中发挥更大作用。

  心肌声学造影 (myocardial contrast echocardiography, MCE)是近年来冠心病领域中发展最为迅速的课题之一。因直径小于红细胞的微泡造影剂可随血流进入微循环、并使相应心肌在超声图像中回声增强,故可用于心肌血流灌注(包括微循环)的评价及冠状动脉血流储备的测定,而成为冠状动脉造影的有益补充。有学者提出,理想的冠状动脉血流评价应为冠状动脉造影、冠脉内超声(IVUS)、MCE的组合,全面反映大中血管管腔与管壁及微循环灌注情况。MCE的技术难点在于超声系统的灵敏度与对比剂的稳定性。通过对微泡壳植入或偶联相应配体而开发的特殊对比剂,使MCE尝试于多种靶向显影,有望用于与内皮细胞表面蛋白异常表达及与感染有关的血管病变的评价;以及辅助局部药物与基因的传递。
  心脏生理功能评价方面,以组织多普勒与极具潜力的斑点追踪(speckle tracking)为

文章来源:心血管网http://www.365heart.com

点击查看全文: http://www.365heart.com/shownews.asp?id=1945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