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心律失常是临床最常见的心脏表现,在心律失常中占第一位,同时其又可能是潜在的最重要最凶险的危及生命的问题。及时识别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采取有效积极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挽救病人的生命,并对不同的室性心律失常作出危险性评价,提出合适的治疗策略,是心内科临床上极端重要而又较为棘手问题,值得重视和研究。
室性心律失常的检查与评价要以心电图(包括心脏电生理)等心电学检查为主,结合病史(特别是临床血流动力学影响情况)和病因作出综合分析判断,并根据目前的技术和认识进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制定具体患者的治疗方案。
室性心律失常的分类
既往的文献对室性心律失常有多种分类,莫衷一是。2006年,国际上最具权威的组织和机构ACC/AHA/ESC联合HRS/EHRA共同制定了首部<<室性心律失常的处理与心脏猝死的预防指南----2006指南>>,对于指导室性心律失常的诊治,具有划时代重要意义。指南中提出的分类方法非常实用、简明、系统而有条理。指南根据临床表现、心电图特征和病因对室性心律失常进行分别归类:
(1)根据临床血流动力学状态分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室性心律失常和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室性心律失常。
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室性心律失常包括:无症状的室性心律失常和有轻微症状(如心悸,胸、咽喉、颈部不适感等)的室性心律失常。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室性心律失常,包括近乎晕厥、晕厥、心脏猝死和心脏骤停。其中,心脏猝死指的是:死亡源于出现症状1小时内突然发生的循环骤停事件通常因于心律失常、心脏猝死指的是:死亡是出现症状1小时内突然发生的循环骤停通常因于心律失常事件;心脏骤指的是:死亡是出现症状1小时内突然发生的循环骤停通常因于心律失常事件,经医学干涉得救者
文章来源于:http://www.365heart.com
点击查看全文:http://www.365heart.com/shownews.asp?id=18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