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樟柯:我比周星驰的电影好卖

标签:
贾樟柯比周星驰电影好卖杂谈 |
■从《站台》开始,没为钱犯过愁
■我的片子在海外比周星驰好卖
■“坚持独立性,绝不边缘化”是我的原则
◎文/《青年周末》记者
黄健
贾樟柯的电影又获奖了。影片《三峡好人》刚刚获得洛杉矶影评人协会颁发的“最佳外语片”奖,贾樟柯也首次亮相好莱坞。
影片在上映两年之后依然可以在美国西岸主流影评人圈里得奖,难怪贾樟柯乐得咯咯直笑。2009年2月8日,记者如约走进了他在北京的公司,一副老板架势的他谈起自己的买卖,毫不掩饰如今的“名利双收”,“谁说拍艺术电影的就穷,说句稍微夸张的话,从《站台》之后,我想调动什么样的资金都可以。事实证明,我的时代已经到来。”
记者和他打趣说因为腰包鼓了,所以他最近在媒体面前放言说:“冯小刚能挣几亿,我也能!”他听后立刻反驳说,“我没提冯小刚,我只想说不同的导演都有自己挣钱的道道,自己别晕就行。”
http://www.yweekend.com/webnews/090212/A24/090212A2401.jpg ◎贾樟柯的公司里到处悬挂着他海外版的电影海报 |
http://www.yweekend.com/webnews/090212/a25/090212A2501.jpg |
http://www.yweekend.com/webnews/090212/a25/090212A2502.jpg ◎贾樟柯在新片《二十四城记》中给演员赵涛说戏 ◎供图/贾樟柯 |
我的电影,在国内就是赔本买卖
青年周末:最近看到一条你的新闻,转载率极高,标题叫:冯小刚能挣几亿,我也能!干嘛突然要和冯小刚比票房,怎么感觉有点……挑衅呀。
贾樟柯:没有,没有,记者故意要把我俩扯在一起,我只是说“有些电影人”,没说“冯导”呀。我没想针对任何一个导演,每个导演都有各自的生存方式。因为老有人说我拍的电影不赚钱,但其实并不是说你的电影在中国不卖,在哪都卖不了。
青年周末:《三峡好人》在国外卖了不少吧,最近又获得洛杉矶影评人协会大奖。
贾樟柯:这我真没想到。《三峡好人》在亚洲、欧洲都是2007年上映的,美国在2008年才上映的,我把这事都给忘了,突然间一个电话告诉我获奖了,我真是特高兴。
青年周末:可这片子在国内票房不怎么样,记得当时和张艺谋的《满城尽带黄金甲》同期上映,还引起了一番“艺术电影PK商业电影”的争论。《三峡好人》在国内大概卖了多少?
贾樟柯:100多万吧,分到我们手里是30万左右。可我印了70多个拷贝,等于我还得干赔40多万。如果我不发行,起码可以先省下40多万。到现在我每次发片都是打着赔钱的决心去发的。说实话,我完全可以不进影院,因为国际版权的收入已经很好了。但这是另外一个问题,你得让想看这类型电影的观众看到。
青年周末:很多人都以为你拍电影特苦,而且挣不了什么钱。他们不知道,你其实是个电影海外吸金专业户。
贾樟柯:一个电影的回收它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有的人就是有本土市场,有的人就是……我的电影在国外比周星驰还要好卖啊,《三峡好人》的票房比《功夫》要高很多,那一年在欧洲《三峡好人》的票房比所有亚洲类型电影都要高,作为一个文艺片超过了所有类型电影。当然没必要跟人家比,但它毕竟是数字。我承认我的本土市场差,而有的导演就是国际市场很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青年周末:你就没想过拍一个中国老百姓喜欢看的电影?
贾樟柯:我觉得我拍的片子中国老百姓会爱看呀,哈哈。从主观上讲,我拍的电影观众是应该爱看的。但是,问题是你处在一个什么样的时代,如果处在80年代,或者说也许我们再扛上5年,那变化就很难讲。
当然,我也知道奥运之后电影市场火爆,大家都很喜欢看山寨片。你不能说山寨片好还是不好,这就是现在总体的大众心态,就是想笑。即使大家都觉得这电影胡闹,看的时候嘲笑它的低智商或者粗糙制作,但大家乐意消费这个东西。现在就是这个时代,你没有必要去对抗它,也没必要去顺从它。
但是,我有我生存的方法,你让我拍那样的电影我不高兴。我是个个体,我完全可以选择我爱的东西去做,总有一个时间段,他是适合你的。不着急,我觉得我的时代已经到来了。
投资突然蜂拥而至,我心说“别晕”
青年周末:你的御用女演员赵涛说:“现在投资对导演来说,根本不是问题,他要拍什么样的电影,都会有固定投资打过来,多少都没问题。”这种状况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贾樟柯:《站台》在国际推出之后,片商对我的制作能力就非常信任了。夸张一点说,《站台》之后,我调动什么样的资本都有可能。记得《站台》在法国发片,我去做宣传,回北京的飞机上跟了四、五个制片人,要跟我谈合作。我的第一个“约会”就是在香格里拉,早上6点半,他把我叫起来吃早餐,谈合作,可没翻译呀,于是那个人拉了个服务员跟我说,现在想想,挺逗的。从那时开始,我就再没为钱发过愁。
青年周末:从《小武》的到处筹钱,到《站台》之后蜂拥而至的投资,你什么心情,有没有“平地一声雷,转眼富家翁”的感觉。
贾樟柯:哈哈,我当时最大的一个感触就是拼命告诉自己:别乱,别晕。别因为乱七八糟的钱把自己拍摄的感受给弄乱了。我还是觉得拍电影不应该跟着钱走,也不应该跟着流行走。比如说现在流行武侠电影,咱就来个武侠片,流行动画片,咱就拍个动画片。拍电影应该是个自然封闭的状态,就跟写诗写小说一样。永远不要应景,那是最无聊的事情。
青年周末:既然想调动多少资本都可能,为什么没想拍个大制作影片。
贾樟柯:电影这个行业吧,不能虚荣,电影需要多少钱就是多少钱,不能说现在流行大制作,我也做个大制作,你是真的想拍那样的东西吗?我觉得我的作品都是大制作。比如说1000万的制作,你给我1000万,那就是个大制作,足够我拍了。但是如果我需要1000万,你给我900万,那我就觉得是个小制作,太小了,还缺100万呢。我身上并没有资本崇拜。
青年周末:是不是拍每部片子的时候,你都力图在国外电影节获奖,这样就不愁挣不到钱了。
贾樟柯:这个我倒没认真想过,不过有一个你是要考虑的,就是我个人,我贾樟柯作为一个导演,作为国际电影的一部分,我对国际电影的贡献在哪。这不是一个挣不挣钱的问题,你的每一个作品,从一个国际的当代电影的角度衡量你是什么货色,你是在家很受宠,一出去就变成四、五流电影啊,还是说你的作品可以放在世界第一流的陈列架上。这话说起来有点冠冕堂皇,但是我真是这么想的。
比如我3月6日要上映的《二十四城记》,是个一采访形式贯穿的电影,非常特别。我就是觉得九十年代以后整个国际电影太依赖动作,那我就来一个依赖语言的。而且我觉得人类讲述自己的复杂感情还是语言更有优势,但是我们现在有点不信任语言,这也是从导演的角度对现在银幕世界的一种反叛吧。
青年周末:你不考虑市场吗,万一上映后国内票房又不好,怎么办。
贾樟柯:还好,国外卖的不错,马上就要在全世界30国家上映了。终有一天,中国人也会认可我的电影。
未完,欲看更多内容请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