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宝强《向前进》  直言有代笔

(2008-07-03 11:09:47)
标签:

王宝强

向前进

代笔

杂谈

自传引争议

王宝强《向前进》  直言有代笔

■自认文化程度没达到写书水平

■许三多不会一天接受十小时采访

◎文/《青年周末》记者 王媛

 

“王宝强的自传肯定是找‘枪手’写的,以他的文化程度不可能写书。”最近,王宝强出了自己的第一本自传——《向前进》,引发了不少网友的热议。

王宝强因《天下无贼》一夜蹿红,随着《士兵突击》的热播被无数人热捧,他也成了“北漂”的成功代表。随着走红,单纯的他被很多负面新闻困扰着。

6月29日,《青年周末》记者在中关村图书大厦专访了刚刚发行自传的王宝强,针对网友的种种质疑,王宝强直言不讳地告诉记者:“我经常会问自己我真的就是‘许三多’吗?但许三多不会一天接受十小时采访,最重要的是许三多他没有绯闻。但我出名之后,流言蜚语经常让我很心寒……”

王宝强《向前进》 <wbr> <wbr>直言有代笔
    ■6月29日,王宝强在中关村图书大厦小会议室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摄影/本报记者  吕家佐

 

自认文化程度没达到写书水平

■《盲井》的导演李扬建议我写日记

青年周末: 自传中有20篇你写的日记,写日记的习惯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王宝强: 我是从2003年拍完《盲井》时开始写的。《盲井》的导演李扬当时就跟我说,你要写日记,把平时遇到的事情用片段记录下来,他说电影的故事就是从生活中来的。我那会儿就开始写日记了,有时候写的并不多,但几个字就能回忆起我当时的生活片段。

■对着录音机口述,朋友执笔

青年周末: 有人说以你的文化程度是不可能写书的,也有人质疑你这本书是找“枪手”写的。

王宝强: 全书有两万多字都是我自己写的,然后一个字一个字打在电脑上。后来我的工作安排得太满了,而且我的文化程度毕竟也没达到那种写书的水平,所以找了两个朋友帮我忙,我对着录音机口述,他们执笔、润色。

青年周末: 很多明星出书都很忌讳是别人代笔写的书,你为什么不回避这个问题?

王宝强: 我觉得是怎么回事就是怎么回事,我自己最了解我自己,故事都是我口述的,但是我的文化程度在这里摆着呢,所以没必要欺骗大家说这本书全是我自己写的。

■我妈认为大作家才能出书

青年周末: 出书过程中有什么事情让你曾经想打退堂鼓?

王宝强: 当时我就是怕父母不同意我出书,不同意我把家里的故事公布出来。老人和年轻人的想法不一样,我想在书里写一些我父亲家的事情,比如那个年代我爸爸家里特别穷,爷爷就用我三叔换了一头牛,我四叔到现在都单身一人,我小叔找的老婆也是二婚的,这些我父母开始都不同意我写。后来我告诉我父母毕竟我是这个家族的后代,我希望把家族故事记录下来,能代代相传,最后爸爸妈妈都同意了。而且,在我妈眼里出书的人都是大作家,她觉得不是一般人能出书的。我就跟我妈说:“妈,我现在也是名人了,我也有我的故事,我希望把我励志的故事告诉大家。”

■会把不高兴的事写在日记里

青年周末: 你才24岁就出书,会不会让人觉得这事业就到头了?

王宝强: 我的想法很简单,这样一本书,对我自己是个阶段性总结;对其他人,特别是灾区废墟里喊着“许三多”名字的孩子,那些抱着梦想的人,是精神上的鼓励。我相信很多人会需要得到这样一种“不放弃自己的梦想”的鼓励。而且,举个例子,不能说上了《艺术人生》,艺术就到头了。

青年周末: 你在书里澄清了关于“女友”和“捐款1000元”的假新闻,每次当你看到负面新闻或者绯闻后,会不会把不爽的心情写到日记里?

王宝强: 我会写,但会不会公布是另一回事,我从来不把自己的不高兴写在博客上,我不想让喜欢我的人担心,他们希望看到快乐的我。但我会写到日记本里,说不定哪天我不在了,有人翻出我的日记,那时将会看到一个更真实的我。我在日记本上经常提醒自己:“王宝强你是一个乐观的人,你要是怕别人说你,你就别当名人!最困难的事也难不倒你。”我改变不了别人的看法,但我可以改变我自己接受这些绯闻和负面报道的承受能力。

 

 

 

许三多不会一天接受十小时采访

■小时候单纯得以为小偷是怪物

青年周末: 《天下无贼》后生活有哪些变化?

王宝强: 那时我就是沉浸在拍戏的兴奋中。那年过年回家,邢台市的电影院门口贴满了《天下无贼》的海报,有一天,我父母忽然问我:“听说你在北京和刘德华一起演戏了?”我说:“这件事不是早就告诉你们了吗?”我父母说他们开始根本不敢相信。这消息是在市里工作的同乡,看到海报上我的大头像回来告诉我父母的。我爸妈还专门坐了小巴到那家电影院门口看了又看,差一点就要拉着路人说:“傻根是我儿子。”我当时就想让父母骄傲地告诉大家我是他们的儿子。

青年周末: 《士兵突击》的剧本是徐帆建议你接的,现在接戏还有高人指点吗?

王宝强: 会有高人继续指点,但主要还是我自己定。像那会儿我看《天下无贼》剧本的时候,我当时就是捂着肚子笑,我看到傻根说:“谁是贼?谁是贼?”的时候笑得不行了。我就想起我小时候也像傻根一样单纯。那时村里定期有集市,有时听人说谁的包被小偷偷了,我就问:“小偷是什么怪物?”根本不觉得小偷是人。我就觉得剧本写得特别真实。

■许三多他没有绯闻

青年周末: 很多人喜欢你演绎的“许三多”,你会不会经常混淆“王宝强”和“许三多”这两个人?

王宝强: 我经常会问自己我真的就是“许三多”吗?但许三多不会一天接受十小时采访,不会将人生的大部分时间花费在飞机、汽车以及一切交通工具上。最重要的是许三多他没有绯闻,而《士兵突击》播出后,我发现,少林寺出来的我也可以和绯闻发生如此密切的关系。出名之后,和我有“关系”的姑娘一下子层出不穷。王宝强这个名字已经和许三多太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任何与许三多形象有些出入的举动都会引起大众的关注,但流言蜚语经常让我很心寒,有时候会着急上火,有时候感到一肚子的委屈说不出来,我其实还是我。

 

 

当政协委员解决了村里的电表问题

■2004年买的两百元的衣服穿到现在

青年周末: 你现在又是唱歌又是出书,仿佛已经从草根明星变成了娱乐超人,似乎有些变质?

王宝强: 我出名的过程是自然而然的,并不是我自己刻意地在变化。当初,我是一个“北漂”,自己找活都找不到,每天就是闲着,现在都是活来找我,我还要安排工作流程,有很多事情要做。我是一个农村出来的孩子,我这一路走来就是像小孩子学走路一样,我自己都不可思议现在得到的一切,可能真的是自己运气好吧。

青年周末: 康洪雷导演说过你要是坚持不住自己的本色就不稀罕了,你平时不穿名牌,这是刻意要保持自己的本色吗?

王宝强: 我以前买衣服就买十几元钱的,现在就买一两百元的。我今天穿的衣服是2004年拍完《天下无贼》后买的,200元钱,穿到现在已经4年了。

青年周末: 好多你的粉丝觉得你越来越帅了。

王宝强: 我就是越来越有气质了,呵呵。当了政协委员、当了演员、演了《士兵突击》里的军人之后,自己的气质就散发出来了,观众可能注意到了。

■面对媒体我就是“坦白”

青年周末: 你现在面对媒体变得侃侃而谈了,是不是有人在幕后指挥你应该如何应对媒体?

王宝强: 我回答媒体的话没有特别花哨的,自己也总结不出来一个特别好的词语,面对媒体我就是“坦白”。我这样的人要是编事情,说出来总会穿帮的,我也不会撒谎,要是耍大牌也不是我的性格,我也没那架子。我跟我妈一样是个直性子的人,有什么就说什么。以前,中央台记者去我家采访我妈,我妈就跟记者说:“我不会说”,然后记者问她什么她就说什么,我小时候什么样她就都说了。

■现在每次回家还会下地干农活

青年周末: 你现在大概多久回一次老家?

王宝强: 今年回去了两次,都是因为工作上的事情回去的,顺道回家待了两天。

青年周末: 现在回家跟以前回家有什么不太一样的地方?

王宝强: 我现在每次回家,村里的乡亲们知道我回来了,就来找我聊聊天。有些老乡就问我拍戏都怎么拍的,哭的时候是真哭还是假哭,因为他们没见过拍戏的过程。我现在每次回家还会下我家的地,光着脚丫子去地里干干活啊,就是喜欢地里的那种空气。

■参加活动经常顺便宣传家乡

青年周末: 现在自己回去跟以前待遇不一样了,那县长会不会来接待你?

王宝强: 哪一次?

青年周末: 看来县长接待过你?

王宝强: 我现在也是我们市的政协委员。自从我当了邢台市政协委员后,为我们村做了件实事。我们村那电表的容量一直不够老百姓用,村里老停电,生活挺不方便。我们村的老乡们就跟我说了这个问题,希望我能反映上去,我把这事一直放在心上,直到我当上政协委员后,把问题解决了。我可以为我们村做些事情,能为我的家乡做些事情真是挺好的,所以现在我参加一些活动经常顺便宣传我的家乡,我会告诉那些投资人:“上我们家那边搞些项目吧,我们那边离北京也近,发展会越来越好,上我们那做项目绝对会赚大钱”。

■感谢小时候欺负过我的人

青年周末: 入行之后你最大的困扰是什么呢?

王宝强: 困扰都是自己给的,我是一个很乐观的人,再有困难我都会坚持下去。现在我最大的困难就是困难不住我。人都有懦弱和自卑的时候,我以前很懦弱也很自卑,我就是在这一路上创造的自信。我以前不善于说话,不善于主动去交朋友,小时候在村里就经常被孩子们欺负,他们还老给我起外号,小时候我脸上雀斑特别多,特别明显,那些小孩都叫我“麻脸子”,所以我一直很自卑。后来我去少林寺,去拍电影就是想让小时候那些看不起我的人知道我会成功。到了今天我得感谢他们,是他们激励了我,我才有了今天。

青年周末: 现在很多“北漂”都以你为自己的终极目标,你觉得你的成名是可复制的吗?

王宝强: 这个说不好,当时谁也想不到我能出名。我要说我是不可复制的,没准明天群众演员里就又出了个王宝强,比我更火更厉害,我要说有可能会复制,很可能十年出不来第二个王宝强,我只能说希望每一个人都好,都能成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