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NewsPower
(6月29日)
[封面.观点]
陈真诚:别挑战情绪帮倒忙
万科股权之争,已由开始的宝万之争演变成其后的万华之争再演变成如今的宝华万之争“三国杀”。
目前来看,且不说宝能与华润是否真的已真正意义上结盟联手,或构成了基于证券市场治理意义上的“一致行动人”,但从6月23日深夜先后相继发出声明,一致性地反对万科与深圳地铁重组预案,且在宝能指出“万科已实质成为内部人控制企业,违背公司治理的基本要求”后,华润也呼应称“高度关注万科存在的内部人控制等公司治理问题”,这或意味着二者至少在意志与态度上已经结成事实上的同盟。
而万科管理层,为了保卫万科,客观上已经在设计、运作了引入深圳地铁成为第一大股东的策略,上演着万科管理层选择谁当股东而不是股东选择谁来做管理层的一幕,事实上给人留下了让人质疑“内部人控制”的把柄。
本来,华润方面在万科董事会中占有3席,其中1人为副董事长。6月17日万科董事会会议上上演的一幕,如果能够冷静、理性地处理好,也许能淡化为“董事之间的意见分歧”,或许还有继续协商、调和的余地。
可是,董事会会议后不久,万科的一位独立董事就相继在媒体上发声,旗帜鲜明地“谴责”或“指责”谁。虽然这表达了其个人观点、意见或其性格或其研究水平之高,问题是其透露的东西中有不少也是猜测或推测加听说的东西,反而将自己被人进行了“选边站位”的判断。尤其是,也许,因为他的发声,客观上挑战了华润乃至宝能的情绪,将华润推向了管理层的“对立面”,推动华润与宝能在意志与态度上结成事实上的同盟,却未必构成基于证券市场治理意义上的“一致行动人”,未必能让交易所乃至监管部门认定为“一致行动人”,而施行惩罚。
大家知道,在万科股权之争中,管理层面临的问题是什么。大家也知道,任何商战,其实都是人在为之“战斗”。在商业中,是不能草率地挑战“对手方”的情绪的。否则,事情往往会走向反面。
因此,建议相关独立董事慎重发声,以免进一步挑战他人的情绪,将之更进一步地推向对立面。否则,就可能变成帮倒忙了,结果是越帮越忙。
(“财经NewsPower”首发)
(仅供参考,不构成决策或商业依据,不构成对人或事评价的依据。欢迎转发分享。如欲阅读完整版“财经NewsPower”,欢迎关注出品“财经NewsPower”的微信公众平台“陈真诚(微信公众号:chenzhenchengopen)”。)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