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中国人玩高尔夫,好比用筷子吃西餐
——和深圳《环球高尔夫》柚子金黄小姐的网聊(待续)
陈真诚(长沙新思维企业发展策划公司)VS
柚子金黄(深圳《环球高尔夫》杂志)
(时间:2006年7月26日上午10:37-12:01,地点:长沙和深圳)
?/P>
http://img94.pp.sohu.com/images/blog/2006/7/28/19/9/10d4707bdbb.jpg
柚子金黄 10:37:25
你好。
陈真诚 10:38:23
你好。环球高尔夫。我是陈真诚,很高兴认识你。
柚子金黄 10:39:22
嗯,你博客上关于高尔夫地产那篇文章很有见地,佩服!
陈真诚 10:39:20
谢谢!请批评。
柚子金黄 10:39:58 不敢。我还在学习阶段。
陈真诚 10:40:41
请问你是在环球高尔夫吗?
柚子金黄 10:41:27
是的。刚好这两天在写相关文案,所以查阅了你的文章。
陈真诚 10:42:54
见笑啦。那是我前不久应对网络上关于我的一些传闻,心情不太好,不想写别的,业余抽空草写的东西,不能说成其为好文章。
柚子金黄 10:44:56
传闻?我倒没有留意。:P其实,不在乎,传闻也无所谓了。有机会还请你多指教呢。关于高尔夫和高尔夫地产,在多数人都倾向于追捧时流的时候,能清醒地摆明事实的着实不易。
?/P>
陈真诚 10:48:07
是呀!前不久,武汉一家做高尔夫的想请我过去做职业经理人,他们最近接手别人的老盘,准备建27洞球场(后9洞灯光)、高球别墅和游艇俱乐部。前几天,又有一家四川房地产公司,委托人给我打了电话,我还没答应…
于是网络上有了我的一些传闻…你也在研究高尔夫还是高尔夫地产?
陈真诚 10:49:48
(回:在多数人都倾向于追捧时流的时候能清醒地摆明事实的着实不易。)是呀,高尔夫和高尔夫地产,虽然都属于奢侈品消费范畴,需要感性的东西,但作为运营商来说,缺乏理性的过度感性是不够的…
柚子金黄 10:51:24
运营者不乏理性,但他们要让自己的目标对象失去理性。其实,头脑发热对双方都不是好处。
陈真诚 10:51:54
高尔夫地产这文章,我想抽时间在润色润色(或许还可以适当展开),然后选一纸媒许可发表。想听听你的意见…
柚子金黄 10:53:29
嗯,构架比较全面了,有些具体案例分析当然会更生动。就怕不小心会得罪人。
陈真诚 10:55:40
(回:运营者不乏理性,但他们要让自己的目标对象失去理性。其实,头脑发热对双方都不是好处。)运营者的理性,需要上升层次了,终究高尔夫地产不等于关于高尔夫,也绝对与一般性地产不同。我不否认,作为市场目标,要让自己的对象失去理性而实现冲动购买,但成功者或者综合考量能获利者终究是少数,大都数运营商的风险太大…
陈真诚 10:56:24
(回:嗯,构架比较全面了,有些具体案例分析当然会更生动。就怕不小心会得罪人。)没事,我不怕得罪人。只要说得有理。
柚子金黄 10:59:35
嗯,不过我对那些目标市场的消费心理并不了解,所以有时候觉得运营者们似乎也是如此。概念炒作的意义到底有多大?
陈真诚 11:02:53
概念炒作很重要的,一般适用于品牌创立初期和品牌推广以及卖点建立,但是不能只是纯概念。概念一定要能增加消费者能感受到的产品本身的价值。
柚子金黄 11:06:44
就高尔夫别墅来说,这个市场空间究竟有多大?实际上,对比其他的,高尔夫文化和高尔夫相关行业的研究好像还处于普及阶段,空白面太大。
陈真诚 11:11:52
是的,高尔夫别墅,作为家庭家居意义来说,目前的空间不太大。因为,中国还没有多少有闲人群。不过,如果把高尔夫别墅转化为商业用途,空间将很大。譬如,娱乐场所的升级,酒店升级等。在国外,我住的大都数是别墅型酒店,我在上海也在汤臣豪园别墅呆了二十来天。至于你说到“对比其他的,高尔夫文化和高尔夫相关行业的研究好像还处于普及阶段,空白面太大。”那是因为高尔夫产业或高尔夫咬字领域,根本缺乏相关人才。对于这些,你在采访中是否感觉到?
(待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