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光:远处有雪山,近处有茶馆--成都人的生活
(2021-07-23 20:52:47)
标签:
成都陈光 |
7月23日中共成都市委十三届九次全会通过《关于全面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加快构建高质量产业体系的决定》、《关于加快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创造幸福美好生活的决定》,成都创新驱动发展进入新的阶段。
每一座城市,都有它成长的故事。成都的市井楼阁和山水烟雨,浓缩了城市形态变迁的历史,都曾经历“聚集繁荣而生”、“资源土地制约”到“重归生态共荣”的发展阶段,都曾经历“以产带城”、“以城促产”到“产城融合”的发展阶段,都曾经历“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到“创新驱动”的发展阶段。
漫步于世界最长1.69万公里的市域三级绿道,今天的成都已跨越龙泉山,为城市跃升祭出壮举。绵延1500公里的龙泉山脉,山水交融、多彩弥漫,横贯于成都的现实与未来之间,将形成“一山两翼”的城市大地景观。如果把全球前五个最有名的城市公园和城市森林公园加在一起,从“纽约中央公园”、“伦敦海德公园”、“巴塞罗那奎尔公园”、“都柏林凤凰公园”到“葡萄牙孟山都森林公园”,它们的面积之和、氧气释放总量和人均净森林数,都赶不上建成后的“成都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
展望未来是一条满眼绿色、充满诗意、铺满生活气息的大道。“窗含西岭千秋雪”描写的是古老成都“两山夹一城”的情景,未来的诗人也许会吟出“西望龙泉万里云”的诗来。
“人、城、产、科、创、业”高度和谐统一的宜居创业生活环境和核心竞争优势,为科技与生态文明时代公园城市建设提供了鲜活的“成都案例”。
据“2020全球创新指数报告”(GII 2020),成都在全球科技创新集群排名47位,较上年提升5位,成都已然步入创新驱动发展之路。西部(成都)科学城“一核四区”通过数字链、人才链、创新链和价值链与全市66个产业功能区和14个产业生态圈相嫁接,形成一个个产业新地标、城市新功能、管理新智慧、美好新生活。
成都正全力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国家中心城市、国际门户枢纽城市、世界文化名城,迈向可持续发展的世界城市。城市建设与发展的最终归宿是不断满足市民美好生活的需要。成都的知名度和具有高辨识度的城市特质是城市的宜居性和市民的幸福感。许多人不知道,这才是成都的城市密码。
幸福美好生活是奋斗者的激情与豪迈,不是躺平者的福利与贪想。幸福美好生活的背后,是千千万万城市规划者、战略科学家、产业劳动者、创客工匠们、社区工作者的辛勤努力和智慧付出,城市的飞速发展是城市建设者的不辍赞歌。
跃升为“大都市”的成都城市发展,需要更加深刻发掘城市的人本属性,民生、产业、科技、生态、治理融为一体,物质、精神、文化、创造、美学相得益彰,城市的永续发展才有不竭之动力。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