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光:我的西藏情结
(2021-04-14 11:45:48)
标签:
陈光西藏 |
《我在天堂等你》(作者裘山山,2006年有改编同名电视剧)是一本描述当年18军艰难进藏的书。朋友知道我与西藏的关系,专门送了我一本精装纪念版。书中的风雪岁月、山野旷渺、军人豪迈、人物情感等等,都深深吸引我、打动我。
没错,我是18军的后代。我常常给朋友说,我是一个“出生在西藏、老家在安徽、生长在四川”的军人后代。我不仅出生在西藏,还在西藏度过了幼年、童年、少年10年的光景。这段经历对以后的生活并没有什么实质影响,只是出国、出境,在护照上出现出生地“西藏”的字眼,有时候会令海关人员多看几眼,看看我脸上有没有“藏独”的意思,有时候还可能多问几个问题,倒也无妨。
读着《我在天堂等你》,会不时回忆起过去的往事。有时候,在晚间做梦,也会出现幼小时候的生活场景。我发现,随着年纪的增大,梦中“幻出”的场景时间越是久远,这是为什么?不知道。
.........
在我的记忆深处,就时时浮现一些孩提时代在西藏生活的情节。
雪域高原,晴空万里,大山遮掩住远望的视线,山腰处隐约可见一条白色的飘带,那是出入高原的盘山公路。常常和小伙伴们,坐在有阳光的屋檐下,数那些一辆辆从公路上行驶而过的军车,晚上可以看到微弱的车灯,也常常能听见野兽的嗥叫。到了上小学年纪,要走一条很长的公路,一面靠山,一面临河,路面不好,有车经过,黄沙飞扬,什么也看不见了,仿佛置身无人之境。
没有夏天的感觉,一年当中,气温总是冷冷的。不知道还有“蔬菜”的存在。饮食多以罐头为主,酱油是粉状的,需要兑水煮沸使用。
离住房不远,有一个玻璃房子。那是心中最神往的一处地方。常常见到些大人,从里面出来,抬着竹筐之类的东西,满心欢喜的样子。真让人好奇。
一天趁大人不注意,悄悄靠近玻璃房。围墙的一半是土坯,上面嵌有明亮亮的玻璃。沿着不平整的土墙,一点点攀沿上去。透过玻璃,看到原来是一株株新鲜稚嫩的蔬菜。那个兴奋啊,生平第一次见到长在地里的蔬菜。还隐约看见一个果实。青青的,园园的,是什么?忍不住往上爬,顺着镶嵌玻璃的木条边,终于俯身在玻璃上了,看清楚了,那是一只还没有长成熟的青番茄......突发一声脆响,玻璃碎了,我掉进了玻璃房(后来知道那叫“温室”)。脸上发热,有血流出。接下来,有人过来,我被送往医院,脸上缝了4针。
后来,我才知道,原来番茄是红色的。
......
后来有几次进入藏区的经历,总有重回故乡的感慨。有时也会变得像个诗人一样。
高原之夏
蓉城夏客秋冬夜,初上高原绿草香。
藏家置酒蓝天下,梦里依稀又故乡。
由于源自军人家庭和幼年时代的西藏情结,在后来的生活中,不知不觉会特别关注西藏的发展。川藏铁路开工了。还与团队同仁写作一篇《强化顶层设计,注重政策协调,全面提升国家重大工程顶经济社会综合效益---关于川藏铁路建设的几点思考》的文章(https://zx.sina.cn/abc/middle1.d.html?type=blog&link=http://blog.sina.cn/dpool/blog/s/blog_4a0a9c690102yo96.html?sinawapsharesource=newsapp&wm=3200_0024)。川藏铁路与社会经济的发展问题,成为我科研团队的一个关注方向。
人无论走多远,都记得、都应该记得当初是怎么出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