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陈光:突破西部定位推动全球对标--写给成都

(2019-04-13 13:24:04)
标签:

陈光

成都

交大

    记者采访,正好将最近一些想法写给成都。

天府之国,“巴适安逸”、小富即安的思想有深刻的历史文化成因。气候上风调雨顺,即便一时疏于耕作,也是五谷丰登;寓居内陆,地理上远离战火与纷争;行动中和其他城市比较,即使我们不太费劲,也是川内老大、全国前十。久而久之,便形成故步自封的“西部思维”。成都不乏各类市场主体的活跃表现,但是“做不大”、“不想做大”,或者“做大之前就做死掉”、“离开成都才做大”这样的现象层出不穷,根本原因是缺企业家精神为内核的城市创新品质。城市创新的本质是商业模式与创新文化的结合,是现代城市永续不竭的思变、求变、善变、能变并不断提升城市竞争力的深刻秉性。跳出西部思维,必须对标国际。今天,北京对标华盛顿,上海对标东京、广深对标大旧金山,国家意志和市场力量,正在深刻重塑中国三大城市群的格局和面貌。成都的国际对标在哪里?

 

世界性城市根据其具有的不同区位优势,可以分为三种不同的发展路径和类型。一是政府扶持型,着重强调政府在城市成长初期的关键性作用。二是市场导向型,   强调城市具有的廉价劳动力和广阔的市场换取技术的溢出效应。三是资源卓越型,拥有着世界一流大学或者研发机构,知识和技术在这类城市成为优势资源。与其他城市一样,成都具有强势政府的作用空间,同时成都科教资源富集,但发展理念和市场化程度与东部发达城市相比,有明显差距。我认为,作为中国西部特大中心城市的成都,走向世界性城市的可能路径是,短期主要依靠政府的强力推动、继而转变为政府扶持、大学驱动和市场牵引的混合动力模式。

 

成都近年的强势发展和突出成就,有目共睹。近期英国皇家学会发布2018年亚洲城市50强综合排名,成都排名亚洲第15名。全球化与世界级城市研究小组(Globalization and World Cities Study Group and NetworkGaWC)公布2018年全球城市分级排名,成都进入Beta-级,名列全球71位。成都具备成为世界性城市的潜质和基础,一是历史悠久的商业文明、开放包容的城市品格和温润恬适的宜居环境;二是重塑千年之变的城市远景规划和四川九千万人口的战略腹地带来的发展潜力;三是包括正在建构的新经济在内的现代城市经济体系和日益完善、四通八达的现代交通、信息基础设等。

 

建设世界性城市,是成都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时代要求和战略选择,同时也是极具挑战性性的使命担当。从世界性城市的现状看,百分之九十的世界性城市都是海洋或近海城市,虽然全球高端生产要素和创新要素正加速向亚太板块转移,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正呈现由西向东的演变趋势,但是突破内陆城市的思维禁锢和区位限制,是对成都未来发展的最大考验。

可以设想“三步走”战略安排推动成都走向世界。2025年,解放思想、夯实基础、谋定而动;2035年,稳步进入中国一线城市、显著提升城市能级;2050年,一座人口容量达到3000万人、创新功能卓越、全球要素聚集、产城高端配置、吸引全球目光的世界性城市“成都城市群”将崛起于中国西部。

 

    为切实推动成都成为世界性城市,要坚持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指向,在“国家中心城市边界理论”指导下,扩大成都产品销售和企业投资的空间范围。也建议研究和选择美国芝加哥、德国慕尼黑、法国巴黎等这样一些内陆城作为国际对标城市,也选择纽约大湾区、东京大湾区和粤港澳大湾区作为重要参照,世界上没有两个城市会一模一样,没有哪一个城市可以全面“对标”,我们可以细分世界性城市在城市功能、要素聚集、创新驱动、产城融合、空间布局、营商环境、辐射影响等方面的不同优势,结合成都城市发展需要,进行专项、可操作性的“对标”实践,明确差距,赶超国内的先进城市,对标世界性城市,采取赶超和跨越两步并作一步走的发展策略,赢得成都更好的发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