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统计局公布了人们“翘首以盼”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4.9%,环比涨幅为1.0%。
一早接受四川卫视记者采访,说说CPI和原油价格的问题。
今年因为启用新的统计方案,食品价格下调了2.21个百分点,分析人士认为,一月份的CPI数据被“控制”了一下。否则按照原来的统计方案,1月份的CPI仍将在5%以上,甚至能达到不少市场分析认为的5.3%。
统计局人士出来争论说,“CPI新权重拉低数据说法不实”,“利用2010年的旧权数构成和2011年按新权数计算出来的八大类别价格指数对1月份总指数影响的测算结果是:同比涨幅为4.918%,比用新权数计算的同比涨幅4.942%降低了0.024个百分点;环比涨幅为1.070%,比用新权数计算的环比涨幅1.021%提高了0.049个百分点”。
问题不在于0.024个百分点,问题在于市场预期或者居民感知对于“权威数据”的不信任和怀疑,问题在于现在即便调整之后,4.9%也仍热很高。
CPI是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的英文缩写,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商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一般说来当CPI>3%的增幅时称为Inflation,就是通货膨胀;而当CPI>5%的增幅时,称为Serious
Inflation,就是严重的通货膨胀。
把最近几年1月份的CPI同比涨幅列出来:2007年1月份的CPI同比涨幅为2.20%,2008年1月份的CPI同比涨幅为7.1%,2009年1月份的CPI同比涨幅为1.5%,2010年1月份的CPI同比涨幅为1.5%,2011年1月份的CPI同比涨幅为4.9%。最近五年的CPI同比平均涨幅为3.44%。
毫无疑问,中国处于通货膨胀过程中并有趋向严重通货膨胀的走势。
此外,由于国际三地原油价格高位运行,2月12日以来原油价格幅度达到10%,根据国际原油价格变化规律,三地原油价格变化幅度达到4%以上,连续运行22天,世界各成品油价格就要进行调整。在国内,成品油价格批发价已经连续3天看涨,成品油价格将于近日上调几乎一致预期。
在“让价格飞”的时代,老百姓的生活将愈显艰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