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交大要素世界杯校长陈光杂谈 |
还是说我们的“交大杯”吧。大赛吸引了来自海峡两岸13所高校的31支创业团队热情参与。整个赛事从设计理念、组织构架、资源整合、评审规则、活动组织等方面,与类似活动相比,有不少新的探索。
一个推崇创新创业的活动,其本身当然要体现“创新”。可是,到底什么是“创新”呢?大家容易在“从无到有”的层面上理解创新,但这可能是结果而已,很多时候,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如果认为创新就是已有资源的重新组合,更有新意。可以在概念、要素和资源等方面进行这样的组合。
1、概念组合。把“大学生”与“创业”组合在一起,多少有点为某种情形被迫的样子。至于“海峡两岸”活动也就更多了。但,把“海峡两岸”与“交大杯”组合在一起,大学生创业的内涵和价值便凸现新意。其中“交大杯”概念又包含着五所交通大学的一种新的“组合”。想起来,也满有意思的。去年10月在成都举行的“交大校长论坛”上,新竹交通大学吴重雨校长再次提出可以五校联合,开展大学生的创业竞赛。我当时在作“交大校长论坛”的主持人,忍不住离开“主持人话语提纲”,说吴重雨校长这个“倡议”非常的好,完全可以进一步细化和推进。事隔半年之后,这样的“组合”便成为现实。人在无意之间,就成为某种历史的参与者。
2、要素组合。很少有什么事情只有单一的意义空间。发掘和拓展其意义,再把不同的“要素”组合起来,可能就会有“创新”出现。比如,通过“开幕式”环节体现活动的“社会与政治”;通过“比赛环节”体现活动的“内涵与价值”;通过“论坛”环节体现活动的“学术与教育”(即使是一个论坛也可以考虑有“要素”的组合,比如这次的海峡两岸创新创业论坛的主持就是我和来自台湾精营管理顾问公司的董事长蔡适阳先生联合主持的);通过“模拟竞赛”体现活动的“实践与操作”;通过“展台评审”体现活动的“形象与美感”;通过“沙龙”“文化之旅”等环节体现活动的“休闲与张力”等。
3、资源组合。一个学生的创业赛事,如果做成“节目秀”,就彻底没劲了。完全可以把政府资源、教育资源、产业资源、学术资源、文化资源、行政资源等组合在一个看似学生的活动之中。资源组合中有两个要点可以注意,第一,不同资源的组合要有明确的主线,不是拼凑。比如,这次创业大赛的所有活动都指向让年轻的学生最大程度上获益、指向大学创业教育、产学研结合与青年人职业生涯的规划与发展、指向社会未来发展的走向与趋势。第二,并不是自己拥有的资源才可以组合的,通过其他机构和个人也可以达成资源组合的效果。而真正有价值的活动,往往不是资源组合的结束,而可以是资源组合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