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09年学校暑期放假的第一天。做老师的,有两个假期,已经让不少人羡慕不已。而作为老师的我知道,假期和周末,有时候会比平时有更多的事情要做。
这个周末两天大概阅读了20万字的材料,主要是为了厘清对有关高等学校发展战略的若干问题。问题的庞杂和复杂,需要在广泛阅读基础上,弄清楚战略管理的程序和内容,形成基本的逻辑和思路。
今天来到南充,参加学校中长期发展战略和“十二五”规划研讨会议,在会议开始时,向与会者报告《高等学校战略规划:理论、方法与应用》。这个“马拉松会议”将延续一周时间,明天转到峨眉继续开会。
备课和讲课,总会有些特别的体会。
一方面,好的大学需要有好的战略。牛津大学副校长麦克米伦说过,“牛津大学在没有学术战略的情况下发展了800年,为何现在需要一种战略?竞争、外部需求、内部管理改革和管理改革后出现的“新问题”使然。“成功“是一扇有着好几个锁的门,一些是自己造成的。要走出这道门,当然需要资金,但也需要一种共同的目标感!”
另一方面,大学组织有自己的特点,大学目标的多元化、组织结构的松散性以及大学决策权的高度分散化,使得大学的变革和发展相对复杂和困难,大学组织对变革其基本结构与运行过程呈抵制态势,巨大的、突发的、包罗万象的变革很少出现在大学组织之中,大学组织的变革和发展普遍带有“基层性”和“渐进性”的特点。大学是典型的利益相关群体构成的知识性、学术性组织。大学做好了,所有相关者,教师、学生校友都从中受益;但是,大学如果没有做好,没有那一个相关者对此会担负完全的责任。
我在大学工作了27年,大学真是一个有趣的地方。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