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陈光:“双城”的故事:成渝经济区在哪里?

(2009-06-29 09:08:48)
标签:

杂谈

    2007年4月2日重庆和四川签订《关于推进川渝合作、共建成渝经济区的协议》,已有两年之久,但成渝经济区建设并未有实质性突破。且统计报表显示,近年来,成渝经济区产业一体化发展放慢,涉及多边联合的大的投资项目很少,各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的情况日渐严重。在现有行政体制、产业布局和深层纠葛没有改变前,川渝经济合作很难进入良性发展轨道。经济发展确有自身规律,不是人们“画圈”画出来的,甚至不是经济学家“规划”出来的。

    看来,人们需要调整下发展思路,对于重庆来说,要立足“一圈”,发展“两翼”;对于四川来说,要“立足四川,做强一极,辐射一轴,牵引一片”。

    今天说说成渝经济区发展中四川部分的建设与发展。

    ―― 关于发展思路:“一极”就是成都经济圈,“一轴”是成渝之间由铁路、公路等各种干线通过的城市和区域;“一片”是与重庆比邻的四川区域。重点是“一极”,关键是选择和确定实实在在的突破口。

    ―― 关于做强“一级”:做强做大成都经济圈,除了按照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做好全域成都的功能规划外,关键是要激发在蓉科研机构、特别是国家在蓉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的科研优势,形成特色产业。我多次建议有关部门制定军民结合技术创新联盟政策和《四川省促进国防科技成果民用化工作条例》。引导军工企业、科研单位与高新技术企业在技术、信息、设备、项目、人才等方面对接,构建军民融合、寓军于民的技术创新联盟。也建议有关部门向国家申请和建设成德绵“军民两用技术产业发展试验区”,加大“军转民”科技开发工作的力度,联合攻关,实施地方经济发展所需要的重大技术创新和产业化项目;鼓励地方企业积极参与政策规定可以参与的军事技术研究和生产领域,围绕军工产品,发展产业和服务体系。当然,作为一座特大中心城市,发展IT产业、创意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是趋势。

    ―― 关于辐射“一轴”:关于在成渝之间由铁路、公路等各种干线通过的城市和区域中,事实上,并没有形成在成都和重庆之间的辐射“交集”。长期以来,只有规划意义的“成渝经济区”,没有产业链和生产力布局上的现实的“成渝经济区”。成渝间交通枢纽的建设是改变这种状况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成渝经济区最终不能形成的关键问题是“一轴”上的城市节点发育不充分,各个城市的职能体系分工不明确,往往几个城市都将同一个产业或同几个产业列为重点发展的产业,城市职能专门化程度不高。成渝经济区“一轴”上的产业链分析和“一轴”上城市主体功能定位是必须有所作为之处。

    ―― 关于牵引“一片”:与重庆比邻的四川区域的产业发展重要的是要主动与重庆的汽车、摩托车等产业形成配套。人们要明白,配套能力也是一种竞争力,关键要在研究重庆产业和需求上下功夫,以汽车、摩托车零部件配套企业的质量和生产成本赢得比较优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