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公共管理的民间视野

(2009-01-06 13:09:11)
标签:

杂谈

     我作为公共管理学院的院长,一直以来有一个信念:坚持培养和造就具有现代公民意识、公共动员技巧和社会行动能力的大学生。在我开设的《公共管理学》和领导学院发展的思路中,特别强调“公义”的精神和理念,打开学院网页(http://gg.swjtu.edu.cn/),人们便可以强烈地感受到我和我的同事们推动公民社会发展的理想和努力。
 作为一名公共知识分子,我十分关注在家庭、政府和市场之外,人们联合起来提升其共同利益的这个领域,关注国家或政府之外的所有民间组织或民间关系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独特意义。在我看来,这是中国大陆社会进步和社会治理结构趋于合理的重要力量。事实上,在我领导公共管理学院发展的过程中,已经和境内外许多NGO和民间组织有广泛而深入的联系。比如台湾的“9.21”抗震基金会、台湾伊甸社会福利基金会、四川“5.12”民间救助服务中心、北京友成基金会、天津鹤童基金会、零点研究咨询集团等等。我也常常在与这些民间组织的接触中,体会到公民社会发展不可阻挡的脚步。我几乎每天都会写一篇博客(http://blog.sina.com.cn/guangchen),常常在我的博客中关注大陆公民社会的发展进程,在昨天(2009年元月5日)的博客里我谈的是“如何测度“公民社会”?(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0a9c690100bvxe.html)。
 “5.12”地震发生在离我的工作单位只有70公里的地方,我亲身感受、参与了从紧急情况处置、恢复过渡到灾后重建的全过程。感受到数以百万的志愿者涌入灾区的动人情景。我组织师生第一时间到灾区救助灾民、和本地学者一道撰写出版灾后重建的政策建议、呼吁政府改善和引导民间组织的健康发展、提议将每年的5月12日作为减灾防灾和志愿者日、和香港城市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联合举办志愿者与社工培训、和台湾伊甸社会福利基金会联合举行灾民需要调查等等。
 自然,我也主持了一些有关NGO、志愿者组织的项目,发表了一些有关公民社会发展的论文。去年年底(11月22~28日)我利用去台湾参加会议的机会,特别考察和访问了香港和台湾的一些民间组织和机构。相对于大陆,台湾和香港的“公民社会指数”明显要高,香港的社工研究和社工组织在全球都是最好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