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2001年第一次去台湾时,听到台湾同行说他们非常关注“创新、创业与创投(即创业投资)”,这是市场经济发展与职业关注必然结果。大陆的经济社会发展与职场形势也需要大家关注这“三创”。
中国已经成为全世界最活跃的经济体。随着经济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人们的职业生涯观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这个世界一定是在年轻人追求梦想并获得胜利的过程中缔造的”。在校大学生,就站在各种机会的边缘,可谓“深山美玉”。中国,则拥有巨大的市场,也蕴藏着巨大的机会,能够为有抱负的创新与创业者提供广阔的舞台。从这个学期开始,我和我的同事们将面向大学生开出《创新方法与应用》和《创业学》两门新课。
尽管创新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意识和重视,但在中国真正领先于世界的创新成果却如凤毛麟角。究根问源,人才或投入的缺乏是原因,但并非根本。创新乏力的根本在于创新者没有掌握创新利器。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技术创新,方法先行!”
传统的创新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头脑风暴法,另一种是试错法。这些方法有助于创新,但效率相当低下。那么,有没有高效率的创新设计方法呢?答案是肯定的,遍寻当世各种创新理论,TRIZ无疑独秀于林,备受企业界所推崇RIZ理论曾属于前苏联的国家机密,在军事、工业、航空航天等领域均发挥了巨大作用,曾令西方垂涎数十年。其含义是“发明问题解决理论”,是俄文теории
решенияизобретательских задач 的英文音译Teoriya Resheniya
Izobreatatelskikh Zadatch的缩写,在欧美国家也可缩写为TIPS(Theory of Inventive
Problem Solving)。它是由前苏联发明家里奇•阿奇舒勒(G. S.
Altshuller,译为阿利赫舒列尔)在1946年创立的,后来根里奇•阿奇舒勒也被尊称为TRIZ之父。苏联解体后,TRIZ传至西方,随之发扬光大。如今,TRIZ理论和方法,以及由此衍生而出的计算机辅助创新(CAI)技术,已发展成为一套解决新产品开发实际问题的成熟理论和方法体系,在全世界广泛应用,成为全球众多知名企业,如通用、IBM、三星等的创新“点金术”。
在《创新方法与应用》课程中,教师们将从TRIZ经典内容中选择核心部分,通过理论讲授和案例分析来解构TRIZ,为同学们构建TRIZ创新思想与方法论基础。一般而言,创业被定位于开办和运营一家企业(公司),但创业精神和创业技能并非仅创业者所需,而是每一个追求成功的企业家都必须具备的能力,掌握这种能力必将受用终生。本教研团队致力于创新、创业教学研究,也拥有创业者般的理想。《创业学》课程将从创业者的视角出发,在创业学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对整个企业生命周期管理进行案例式讲解。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