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陈光教授
陈光教授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5,393
  • 关注人气:79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软科学是“软”的

(2008-07-31 09:02:06)
标签:

杂谈

急飞北京,24小时一个来回,到科技部协助有关机构申请一个国家软科学项目。关于软学学在人们心目中的印象,有些一言难尽。大凡从事“硬”科学研究的人,很少真正认同软科学的价值。中国的院士制度中,至今没有单独的管理科学部和管理科学院士,社会科学过去是有院士的,后来没有再恢复。前些日子,中国社会科学院整出个“院”内“院士”来,人们很不以为然,还引来议论纷纷。

有人说,软科学太“软”了,所以说不清楚它的价值。如果你是软科学工作者,不要埋怨别人有什么偏见,从自身找找原因。

软科学与硬科学比较起来,有几个特点:

第一,软科学成果的价值不符合正态分布。大部分所谓成果不太有价值,或者说意义平平。除此之外,要么废纸一堆,要么价值不可估量,呈现两端分布。当年一个反对“两个凡事”的“成果”,有谁能说出它的价值?

第二,软科学的成果的价值实现需要管理者的慧眼。从理论上讲,不能进入管理决策层的软科学其价值是十分有限的。虽然管理者欣赏的“成果”不一定真的有价值,但是在中国没有管理者重视的成果很难真正实现它的价值。为了体现成果的意义,软学科研究者会逐渐养成看领导眼神行事的“毛病”。掌握好一个度,是“软”功夫。

第三,与硬科学结合的软科学是提升成果价值的有效途径。当硬科学拒斥软科学时,软科学应该广泛接受硬科学行之有效的理论、模型和方法,提高研究精度和成果水平。如果软科学没有思想,也就根本没有存在意义,但是还需要有将“思想”落地的操作和方法,软中有硬,以硬促软,是软科学发展之方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