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救灾资金物资:如何监管?

(2008-07-14 16:36:24)
标签:

杂谈

     地震之后,大量资金物资也如热情的志愿者一样,汇聚灾区。如何透明高效地使用这些资金和物资,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7月9日上午,四川省抗震救灾资金物资监督管理工作现场会在什邡市召开。据说形成了资金物资使用和管理的一套办法,称为“什邡经验”,主要是建立、制定和组织实施联席会议制度、物资管理办法、资金管理办法等“六项制度”以及物资接收发放、资金接收发放、资金物资监督管理“三大流程”。其效果可以从信访举报投诉中反映出来。从地震发生后初期的日均举报30件左右下降到目前的日均举报10件左右,下降60%以上,实现了群众反映好、举报投诉少的目标。

    有记者希望我对此作一评论。

    在我看来,“什邡经验”主要是两条,一是全方位制度化,从物资资金的接收发放、信息公开、重点项目、到监督管理,均有一套制度;二是全过程流程化,实现重点环节、关键部位的精细化和透明化。从管理的角度,制度设计的相对合理,可以在相当程度上减少随意性、工作失误甚至腐败;流程设计的科学性,也可以在相当程度上提高物质资金的使用效率。

    当然,我们也看到“什邡经验”有两个缺陷,一是缺乏对于资金物资管理效果的评价,包括灾区需求的评价和资金物资使用效果的评价。我们在灾区看到许多物质缺乏与物质闲置并存、物质供给与物质需求错位的情形。随着重建工作的深入,特别需要需求与效果的检测。二是利益相关者的知晓权与监督权的缺乏。“什邡经验”提出“专门机关监督与社会监督相结合的原则”,这还不够,其中最主要的“利益相关者”是灾民和捐赠者,需要将二者引入到监督体系中。“什邡经验”中有《抗震救灾物资接收登记台账》、《抗震救灾物资接收回执单》,对于捐赠者来说,他们更加关心捐赠的物质流到哪里去了?起到什么作用?如果我们有一个《抗震救灾物资使用反馈意见书》,更能体现对于捐赠者的尊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