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官场灾区走秀

(2008-07-06 08:34:09)
标签:

杂谈

    四川地震灾区进入灾后恢复重建阶段,来自对口支援地方的支援物资与施工队伍集结在灾后重建现场。此时作为地方官员赴川慰问地震灾区群众,鼓舞己方施工人员的士气与斗志都无可厚非。但有些地方官员的亲身经历却与此相距甚远。

    《中国青年报》消息,一位时政记者在接到随某地官员赴川慰问的采访任务后,意识到当前灾区条件艰苦,大家可能要深入灾区、入住帐篷,临行前准备了一些清凉、防蚊虫药品。可一到四川成都,却发现一行人并没有挥师赶往地震灾区,而是驻足成都,入住星级宾馆。

    这位记者后来向同行表示,当灾区群众物质生活条件相对艰苦、援建施工人员日以继夜奋斗时,赴川慰问的某地方官员一行却轻松自在地在星级宾馆、酒店,吃山珍、喝好酒,好像置地震灾区于千里之外。

    该记者随地方官员慰问队伍赴川数日后,原本以为能深入灾区一线做一番采访报道,可最终事与愿违。他们一行虽然去了地震重灾区,却都是“蜻蜓点水”、“走马观花”,坐在中巴车里隔着车窗在灾区转了一圈就打道回城,同行的电视台记者只能通过车窗扫几个现场镜头交差。

    官员如此慰问灾区群众和地方援建施工队伍,确实与初衷“南辕北辙”。该记者算了一笔账,二三十人的往返机票、宾馆、酒店的住宿费用大约在二三十万元,尽管地方官员一行送去了慰问金,但远远低于赴川慰问的费用开支。这还不包括数十名地方公务员放下手头工作赴川数日的间接成本。“慰问”完全被异化为公款到地震灾区“数日游”,与其如此,还不如把这些费用节省下来,直接用于灾后恢复重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