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昨天到龙门山脉中段的绵竹的遵道镇、九龙镇和汉望镇,灾后一月,当时惨烈的情景从废墟中还可以清晰想见。灾民仍然住在显然不能长住的帐篷和简易板房里。原来这里资源丰富,有山有水有坝,交通发达,这一带主要靠农家乐、乡村旅游吸引外来游客, 遵道镇还是今年4月世界超级模特中国走秀的山水之地。一场地震之后,满目苍夷,已经不见往日的清秀。万科在这里有参与重建遵道镇的计划。也有不少来之全国甚至世界各地的志愿者组织在组织各种活动。
灾区的恢复重建实际上还没有开始,也肯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经济恢复和产业重建才是根本性的。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当赈灾的热情被时间褪减之后,灾区的建设会是怎样的模样?灾区有哪些资源以及如何转化为灾民的生计基础?大量的NGO、志愿者组织等如何持续而有效地做自己该做的事情?NGO、志愿者组织等如何体现自己的资源优势?又如何与当地政府和灾民的需求相衔接?等等。
后一篇:独立意见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