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育 |
我们的教材并不鼓励独立思考。教材已经摆出一副不容置疑的权威像,提供给学生的都是正确的定论,不给学生留下怀疑和讨论的空间,考试更是按标准答案判卷,思想稍一出格便可能不及格,教材和考试一起系统地扼杀想象力和独立思考。
我们的教材,常常是统编的。有些还是“集体”编写,这些教材由既定的框框编写出来,后经“层层审定”,“层层把关”,教材不再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独特见解。哪里还有一丝生气?哪里还跟得上飞速发展的社会现实?这种“统一”加“集体”再加“审定”的做法,是对教材个性的三重扼杀!把这样的教材用到学生身上,最终的结果必然是对学生灵性的扼杀!学生没有灵性,自然就缺乏创造性,还怎么在全球化的时代参与国际竞争?
我们的教材并不鼓励独立思考。教材已经摆出一副不容置疑的权威像,提供给学生的都是正确的定论,不给学生留下怀疑和讨论的空间,考试更是按标准答案判卷,思想稍一出格便可能不及格,教材和考试一起系统地扼杀想象力和独立思考。
这种情况,文科类教材尤其严重,理工科教材也有很大改进空间。我们与其直接给学生原理的结论,不如都给学生一些科学原理产生的过程、逻辑和科学家探索真理的启示。
前一篇:公务卡不是防腐万能卡
后一篇:莫负春光(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