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陈光教授
陈光教授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5,393
  • 关注人气:79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育:培养人才还是扼杀人才(2)?

(2008-04-03 07:52:52)
标签:

教育

    我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每次考试结束,大学生们会兴高采烈地将教材“遗忘”在教室里面;每年高考结束,也总有一些考上了大学的学生发疯似的烧教材,看他们那决绝的样子,好象今生再不想读这些教材了。人们去书店买书,只要不为了考试,绝不会买教材。人们藏书,也不会藏教材。人们说起读书,基本上与读教材无关,很少有人喜欢读教材。只要考完了试,没什么人会再去读教材。

我们的教材并不鼓励独立思考。教材已经摆出一副不容置疑的权威像,提供给学生的都是正确的定论,不给学生留下怀疑和讨论的空间,考试更是按标准答案判卷,思想稍一出格便可能不及格,教材和考试一起系统地扼杀想象力和独立思考。

我们的教材,常常是统编的。有些还是“集体”编写,这些教材由既定的框框编写出来,后经“层层审定,“层层把关”,教材不再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独特见解。哪里还有一丝生气?哪里还跟得上飞速发展的社会现实?这种“统一”加“集体再加“审定”的做法,是对教材个性的三重扼杀!把这样的教材用到学生身上,最终的结果必然是对学生灵性的扼杀!学生没有灵性,自然就缺乏创造性,还怎么在全球化的时代参与国际竞争?

我们的教材并不鼓励独立思考。教材已经摆出一副不容置疑的权威像,提供给学生的都是正确的定论,不给学生留下怀疑和讨论的空间,考试更是按标准答案判卷,思想稍一出格便可能不及格,教材和考试一起系统地扼杀想象力和独立思考。

这种情况,文科类教材尤其严重,理工科教材也有很大改进空间。我们与其直接给学生原理的结论,不如都给学生一些科学原理产生的过程、逻辑和科学家探索真理的启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