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我们的会议今年是第三届,大家从参加我们会议,无论是政府的领导,还有我们各个地方的大学的公共管理学院,还有其他的一些大学机构的学者和领导,实际上他们很大程度上是反映了在这个领域,在公共服务的公共评价领域,或者在公众服务公开化领域比较早在中国从事探讨的一些先行者。他们在各个方面,可能有一些是从比较普遍的公众反映,有一些是非常特定的,针对某一个特定群体,针对某一个很特定的公共服务措施所进行的评价,也有一些是从互联网的角度,通过电子政务模式搜集网民意见来看待政府的评价等等,通过这些渠道来试图反映公众意见作出一些努力,我们正因为有这样的平台,使得我们分散的在各个方面能够有机会不断交流经验,不断把彼此的研究结果互相参照,互相提升。我们今年是第三年,其实我们未来还有四到五年的努力,使得我们不仅仅有这样的理念和方向,同时变成一种技能。这个技能不仅是我们这些研究者,这些先行者上掌握的技能,而应该让更多从事日常行政管理工作这些公共管理部门的同志,让更多的从事教学的同志,也有更多的学习这方面的研究生和博士生,也包括我们很多媒体报道,报道公共服务新闻这方面的媒体人员,能够把它作为一种常规技能来理解和接受。所以这次我们整个研讨会既有我们每年所进行的公共服务指数发布,也有经验交流,同时后期还有专门的培训班,通过这样的培训班使得我们怎么样从事这个工作变成大家都能够了解和掌握的一些技能和知识。
所以我们这个会议基本上是在车间里面开的干活的会议,总结一下过去我们干的什么活,展望一下未来我们还能干什么活,所以希望参加我们会议的每一位朋友,不仅仅是耳朵听这个会议,希望大家有嘴巴,能够在中间用自己的五官七窍一起参与我们这个会议,尤其思考一下在未来工作中间,无论你是作为学生、老师,媒体,或者是政府官员,在哪一方面我们可能有一些具体的问题,具体的机会来把我们所探讨的技能、技术、知识运用这在一方面,这样使得我们明年第四届会议召开的时候,我们有更多的,不是坐而论道的道理而是更多实物的工作经验能够拿到这个地方来进行探讨,使得我们把整个公众服务的评价工作由一个水平能够提高到更高的水平,谢谢大家!
我们这次会议有零点、西南交大,然后我们还有中国绩效管理研究会,我们还有很多其他各个地方的服务伙伴一起来推动这个会议能够很顺利的召开,明年我们会在全国其他地方举行会议,非常感谢陈光教授所领导的团队使得我们会议能够得以顺利召开,非常感谢,感谢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