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黛玉的扮演者陈晓旭遁入空门又红消香断,多少有些令人感慨。《红楼梦》是我国的文学瑰宝,如果仿照原作者的诗来评价该书,可谓“满纸琐碎事,一把辛酸泪!读来云雾里,难解其中味”。记得在我比较年轻时,就读红楼,并深深被其中的语言、人物、形象、意蕴所吸引。至今还记得书中的一些诗句。但是也许当时并不真正明白其中“滋味”。在我看来,《红楼梦》是需要通过不断丰富的人生阅历和感悟来读的。其中是何滋味,因时因人而异。
比较年轻时,心气十足,志比天高,“未卜三生愿,频添一段愁”。做事理想而纯洁,“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大约是此时的一种意境。
人到中年时,游戏人生,逢场作戏,“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做人艰辛而快乐,“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成为这个时期的无形追求。
老年了,或者心到老年。兴衰繁华云烟过,红楼一梦今非昨。《红楼梦》第一回中有首《好了歌》,也许可以代表此时的一些感慨: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有人从这首词中读出了消极遁世的味道,那也是一种“味道”。陈晓旭用红楼生命、黛玉形象像流星一样一闪而逝,给人留下太多的惋惜:追求可以高远,功名不必在意;事业有点即可,生活健康为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