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长大,慢慢学会说话。甚至把说话当成一门艺术,开出一门课程,组织一个节目等等。语言是人之交流的载体和形式,也是表现一个人修养与见识的重要途径。然而,在某些特定情况下,语言是多余的,甚至是有害的。于是,应该有一门艺术,叫做“不说话”。除了严禁说话的场合,比如听音乐会和其他需要保持安静的场合外,下列几种情形,可以考虑“不说话”。
第一,有人发表意见明显偏执,你强烈不予认同,但是表达不同意见不仅无助于改善增进了解,反而必然走向误解。你最好“不说话”。
第二,在一个多人讨论空间,一个观点明显使得几乎所有成员都难以认同,甚至嗤之以鼻,在话语与话语之间出现“语言”空档和相对沉默。你最好“不说话”。
第三,你的好朋友或者社会属性为尊者,口误或不了解情况而说错了,又没有引起注意或无关大局。你最好“不说话”。
第四,当工作成员之间有些不同意见和处理问题的方式有差异,其中有人单独向你表示对另一个同事的不满时,你如果清楚事情的原委和其中“原理”,你最好“不说话”。
第五,当上一个发言者已经明显让听众疲劳甚至生厌时,如果不是非说不可的“规定动作”,你最好“不说话”。
......
还有很多,当然,如果你准备进入睡眠状态,而又要想好好休息的话,你也最好“不说话”,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