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硅谷回来看“中国机会”

(2006-10-07 13:22:36)
分类: 开源电信
国庆前的一周去Sunnyvale(位于美国硅谷的中心),参加了LiPS论坛的董事会会议和技术讨论会,分别与硅谷的印度企业家和中国工程师进行了沟通,参观了斯坦福大学。始终有一个词汇在我脑中-“中国机会”。
 
首先,几乎没有人能够避免讨论到中国去,新兴的IT公司、传统的企业、投资者,每个人都在说-未来在中国。最有意思的谈话发生在一个家庭晚宴上,应朋友的邀请,参加了一个典型的美国式的家庭聚会,四家人家参加了,各带了些菜,孩子们、主妇们、男人们都各自成群的讨论着感兴趣的话题。但是随着我的参加,一下子他们把话题集中在了“肉夹馍”上了,原因就是其中的一位是沃尔玛的食品供应商,曾经到过西安,爱上了“肉夹馍”,从此就在考虑如何引入美国。各种困难都摆了出来,如何做馍、如何用牛肉替代猪肉、如何运输、如何销售等等,加入谈话的人中不断形成了分工,有运输企业背景的主动表示要管理供应链,竟然我也分到了一些工作,比如找两个“肉夹馍”师傅、负责找原料等等。我想这就是在美国发生的千千万万的与中国有关的讨论之一。
 
然后,我对一家印度公司的拜访,让我意识到了,“中国机会”的另外一面。众所周知,硅谷是印度人和中国人的乐园,他们依靠了扎实的理工科知识,和追求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成为了推动和享受硅谷成功的大家庭的一员。然而,一脚迈进一家完全由印度人组成的美国公司,对我来说还是第一次,思维的暂时混乱也就在所难免,好在一个印度朋友的全程陪同,让我能够在晚餐的时候进入了状态。出人意料的是,大家都十分的开放,表现出对中国市场的了解和憧憬。他们告诉我,中印在改革上的差距,中国技术人员的收入确实比印度人要高,但同时他们又不去掩饰他们希望超过中国的愿望。我想并非只有发达国家才有享受“中国机会”的权利。
 
最后要谈得当然是中国人自己啦。碰巧能够和一个旅居海外10数年的上海人聊天,他实际上是我的同事,不同之处是我在北京、他在旧金山,所以共同语言也比较多。谈论中不可避免的谈到了回国的问题,各种利弊关系呈现在眼前,其实作为“土鳖”的我,确实也没有花过什么时间替“海龟”们权衡利弊。现在看来,也确实是难为他们了,当年个个都是国内的精英费尽了千辛万苦闯关成功留学海外,又在国外艰苦努力10多载才获得了基本或者中得的生活水平,还要承担“第一代移民”的思想枷锁。突然一天,意识到全世界的机会都集中在了那个自己费力离开的国度,自己面临要不要回去从头开始的选择。我觉得开始理解他们了,矛盾、冲突、疑问不断的在心里翻腾,却很难找到平衡点。在网上漫无目的的游荡时,突然发现了一个站点:硅谷中国工程师网,发现了很多招聘回国创业的广告,薪水大多都是硅谷的水平,往往职位上会提高很多。看来“海龟”们还是可以不伤筋骨的享受“中国机会”的,但是,能不能成功的在中国发展,不会因为你是不是“海龟”而改变。这里我想到的是,如果“土鳖”们能够和“海龟”们通力合作,这个“中国机会”成功率是不是更高一些呢?其中恐怕心理问题会是主要障碍,但是看在机会的面子上,恐怕也不会是不可逾越的。
 
总而言之,“中国机会”会影响到每一个人,作为中国人,我们不言而喻的会有优势,然而机会都是给有准备的人的。前些年你是不是忙着当“房奴”了呢?如果是的话,那就太惨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