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来同砚自驾八日游之七

标签:
个旧市老阴山喀斯特红炮台旅游 |
分类: 闲逸涟漪--散文 |
老阴山饱眼福金湖边饱口福
个旧老阴山景区很有名气,我们在正月初十的早餐后便先上山游览去了。
老阴山坐落在个旧城东面,山间常有玉带般的云彩萦绕着,海拔高度2162.7米,与个旧市区的垂直高度是473.7米,山顶的气温要比市区低2左右,而且风很大。人说老阴山是个旧的母亲山,从金湖西岸看,老阴山就象一位沉睡的妇人,老阴山养育了世世代代的个旧人。有老阴山才有个旧,个旧人开门见山,生活在大山中的个旧人有独特的生活乐趣。



















上老阴山的公路有两条,一条是很好的三级公路,一条是乡村等外公路--两条公路在山顶连在一起形成环状--我们开车上山竟然走了很差这条--这些都是我们下山后才明白过来的。登山步道也有两条,一条是所谓登峰大道,有2686级台阶(标明数字的),另一条是金湖文化广场的北登山道。两条登山大道各有景色,南面的主登山道绿树林荫,满目苍翠,可观林海,可听鸟鸣;北面的登山步道侧山崖峻峭,坡陡道险,但全城就在游人脚下。



宝华旅游观光索道位于老阴山景区中部,建在宝华公园和玻璃栈道之间,是连接两个游览点的“空中走廊”,乘坐索道穿行于绿树丛林之中,阵阵山风扑面而来,令人心旷神怡,真正体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美。宝华索道上站是索道运行的动力站,也是返程站。下站位于老阴山脚下,是索道运行的起始站。
玻璃栈道依山而建于城市上方,可俯瞰层叠的大厦,往来的车流,整个个旧城区尽收眼底,是全国唯一一个建在城市上空的玻璃栈道,行走其间宛如在城市上空的山峦间踏云而行。玻璃栈道全长330.5米,自2019年竣工投入运营以来,一度引爆了当地旅游市场,成为个旧市的新地标,也是网红打卡必到的景点。但我们第一次来,如何上下根本不懂,又是开车上的山,所以大部分人都没去玻璃栈道,也没去体验一下索道。
山顶的宝华寺不但有着中式的寺庙建筑,还融汇了东南亚风格的寺庙建筑。宝华寺上院有一座标志性的佛塔叫金刚塔,共九层,登塔2889步,可以俯瞰城景和眺望山景。而在个旧市区仰望老阴山,就可以看到山顶这座显眼的佛塔。登塔逐步更上在每层的观景平台都可以绕一圈360度观景,每一个角度都是不同的景致,靠西一面可以俯瞰个旧市区和金湖,靠东一面则可以眺望远山的风力发电机,另两面可以俯瞰宝华寺全貌和浏览绿树翠竹。只是随着楼层的增高,观景台上的风越来越大,我感觉五层以上整座塔都在风的呼啸声中不停的抖动,给人的恐怖感越来越严重,到第八层(第九层楼梯口有“铁将军”把门)我简直不敢再走到栏杆边去拍照了。
老阴山的对面是老阳山,阴山高日照短,阳山矮日照多,前人的美丽传说值得一叙:王母娘娘身边的一位玉女名阴慈,一位金童名阳善。金童玉女相互爱慕,但惧于王母骄横,难诉衰肠。一天,王母娘娘在蟠桃宴上醉酒午睡正酣,俩人乘机相约逃离天庭,飞向偏远的哀牢山涧,隐入深山荒野。玉女临行前拿走了王母编织彩霞的丝线,金童离开时偷走了王母一只宝碗。在人间,他们以天地为房,以山野为床,野合了。天上一昼,人间一年。王母娘娘午觉醒来,不见了金童玉女,急唤雷公,命其速将金童玉女捉拿回去治罪。
正当金童玉女陶醉在幸福欢乐中时,雷公率天兵赶到了。金童玉女知道,触犯天规,回去王母决不会饶恕,就恳请雷公将他们就地劈死,也好永远做一对恩爱夫妻。雷公也被感动,答应以抗拒缉拿将他俩就地行刑。临刑前,雷公让他们一人许一愿。玉女阴慈许愿将彩色丝线撒在山野,化作财宝造福人间;金童阳善许愿将宝碗放在泉水旁,让过路的人用来舀水解渴。雷公呼风唤雨,挟闪电,将玉女阴慈劈倒在撒满彩色丝线的高山上,接着把不愿与玉女分开的金童阳善踹下山,化云为火,将其熔化山脚。于是东边一遍翠绿的山峰被人们称之为老阴山,西边火红的山岗则被人们之为老阳山,如今,玉女沉睡的身影还清晰可见,所撒下的彩色丝线融入山岩,变成了金银铜锡,阳善的宝碗被粗心的砍柴人带到山上,无意间抓了把泥士擦洗竟涮出粒粒“金子”。过去百姓把闪闪发亮的锡矿称作金子,在阴山深处找到了挖不完的金子,人间富裕起来的了。







中午,我们从另一边的柏油路下山,很快到达金湖边上,按我表妹微信上的指引找到红炮台烧烤店,点了每人一碗凉卷粉和若干烤串,味道名不虚传,真是大饱了口福。
金湖全称金子之湖,是著名作家巴金先生起的名字,巴金曾这样描述个旧:“个旧并不是一个偏僻的小城市,它是中国一颗发光的宝石”。巴金先生在个旧生活过很多年,可以说是先生再一次提高了个旧的知名度,个旧人民忘不了他。
金湖也可以说是上天的恩赐,1954年8月,连续几天瓢泼大雨,因那个年代没有完善的排水设施,个旧城一片汪洋,政府紧急决定围住洪水,从此一个面积0.8平方公里的湖诞生了。个旧没有大河,又因喀斯特地貌特性,取水比较困难,金湖的出现解决了个旧工业长期缺水的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个旧的气候,之后几十年城市围湖而建,城中有湖,湖边有城,交相辉映,成了最美景观。
红炮台因解放初残留的一座防匪患炮台,天长日久被大风吹起的红色塃土染红而得名。
1950年1月15日至17日,解放军二野四兵团13军37师对盘踞在个旧城区,企图沿着北边逃窜往建水后再伺机逃往国外的国民党第26军161师师部及438团主力,成功实施侦察并最终围歼于红炮台。红炮台现在作为革命遗址,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重要景物。
下午,我们按计划打算到沙甸参观大清真寺--据称,这是一个非常著名的中国宫庭式建筑。但我们开车只能到街边,整个阔大的建筑都被脚手架和安全网包裹着,街边还有围栏遮挡,问村民才知道,大清真寺正在维修。于是,我们只好向建水进发了,晚上下榻在建水县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