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纪好客山八日游之十

标签:
大明湖诗词佳篇一城山色人文景点旅游 |
分类: 闲逸涟漪--散文 |
三大名胜之一走马管窥
我们在“济南三大名胜”之一的趵突泉只游览了两个小时,接着便马不停蹄赶到另一个“之一”的大明湖游览一个小时才去吃午餐。这次山东游一上午便把“三大”游了两大(再一大是千佛山),虽然太过紧凑但收获却很是不小。
大明湖位于济南市历下区旧城区北部,由众多泉水汇流而成。水面面积57.7公顷,水深平均2-3米。大明湖景色优美秀丽,湖水水色澄碧,岸上翠柳垂荫,婀娜多姿;湖中碧波泛荡,荷花似锦;水面小舟争渡,画舫徐行;更有那些楼台亭榭,隐现其间。诸如历下亭、铁公词北、小沧浪、北极阁、汇波楼、南丰祠、遐园稼轩祠等。大明湖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是天下第一泉风景区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
大明湖历史悠久,清乾隆《历城县志·山水考四》载:“湖光浩渺,山色遥连,夏挹荷浪,春色扬烟,荡舟其中,如游香国,箫鼓助其远韵,固江北之独胜也。”大明湖纪念古人政绩、行踪的建筑以及自然景观很多,引得历代文人前来凭吊、吟咏。唐后的历代文人留下了许多著名的诗词佳篇:
李白--水入北湖去,舟从南浦回。遥看鹊山转,却似送人来。
杜甫--东藩驻皂盖,北渚凌清河。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云山已发兴,玉佩仍当歌。修竹不受暑,交流空涌波。蕴真惬所遇,落日将如何。贵贱俱物役,从公难重过。
苏辙--凫鸥聚散湖光净,鱼鲨浮沉瓦影凉。清境不知三伏热,病身唯要一藤床。
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赵孟頫--佛山影落镜湖秋,湖上看山翠欲流。花外小舟吹笛过,月明香动水云舟。
张鹤鸣--万派千波竞一门,冈峦回合紫云屯。莲花水底危城出,略似镂金翡翠盆。
蒲松龄--明湖上就烟霞,茆屋三椽赁作家。粟米汲水炊白粥,园蔬登俎带黄花。
刘风浩--三面荷花四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郭沫若--湖船题遍诗人句,诗句虽多不及湖。 闻有芙蕖待秋月,已看杨柳化鹅雏。 济南民众超名士,历下楼台胜古都。我欲举杯邀杜李,问今佳兴复何如?
大明湖的“明”字为什么多一横,据说,民间有四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书法无错字,加上这一横,可能是为了艺术的美感;第二种说法是因为大明湖三个字是从清朝嘉庆碑上拓下来的,康熙时期文字狱很紧张,清朝书法家为了避讳明朝的“明”而多写了一笔,尤其是在“大”字之后,很可能会面临牢狱之灾;第三种说法是古时的趵突泉喷泉压力大,石碑多次被水冲倒,于是明朝时济南府请山东巡抚胡缵宗书写立碑,但是不久后发现趵突泉的突字头上的点被冲走了,世人就会觉得这一点被冲到了大明湖,所以“大明湖”就变成了“大眀湖”(当然这种说法是不能成立的,只是民间传说罢了);第四种说法是异体字,明同“眀”“朙”,三种写法都正确,因此“大明湖”、“大眀湖”甚至“大朙湖”,都是正确的。囧月组成的“朙”字,是小篆的写法。
一般游览大明湖需要四五个小时,但因为时间实在太有限,我们就只在景区内湖畔一侧游览了一小段,对面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点都看不了。时间一到,马上就乘车前往饭店吃午饭,然后还要前往聊城,在济南一晚都不住,我感到多少有点遗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