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途首旅六日游之三
标签:
塔中塔松赞林纳帕海大峡谷旅游 |
分类: 闲逸涟漪--散文 |
三景过后去峡谷
香格里拉的早餐也是由住宿的宾馆提供的,但感觉品种少,特别是口味不合,可也只好勉强对付。早餐后第一个游览景点是塔中塔。
在藏传佛教地区,自然会见到很多白塔,高的、矮的,规模不同的,但像这样塔中建塔的还是第一座。这座巨大的白塔被称作“香格里拉和谐塔中塔”(象征祥和宁静的生活),是香格里拉市的标志性景观,有“香格里拉门窗”美誉。位于由南向北进入香格里拉的主干道上,2017年迪庆藏族自治州60周年州庆时建成。城南这座世界最高最大白塔和城中世界上最大转经筒、城北川滇黄教中心松赞林寺,三者遥相呼应,构成香格里拉壮丽的佛教人文景观。
108米高、70米见方的白塔,上圆下方,像卫士守护着“心中的日月”,巍然屹立于开阔草原上,很远就能一览雄姿。和谐塔中塔,由原来的平安吉祥塔按藏传佛教白塔方式扩建而成,即塔外有塔,塔中有塔,也是目前体量最大的藏传佛教白塔。白塔缘起于古代印度,称作窣堵坡,由于塔的功能最早是用来供奉或收藏佛舍利、佛像、佛经、僧人遗体等的高耸型点式建筑,所以又称“佛塔”。大白塔内是一个宽敞的大厅,33米高的内塔矗立大厅正中,四面距外塔墙面似乎还有20来米,空间十分开阔,墙壁上还绘制了精美绝伦的唐卡。塔刹四方佛龛供奉有四臂观音、文殊菩萨、莲花生大师、宗喀巴大师塑像各一尊。
游罢塔中塔后的第二个景点是被誉为“小布达拉宫”的噶丹·松赞林寺。“噶丹”表示传承黄教祖师宗喀巴首建立之噶丹寺;“松赞”指天界三神帝释、猛利和娄宿游所;“林”即“寺”。整个含义可理解为:“一切显密非一次修成,为使无垢之法源尖不断地惠及众生,使之圆满,特建此寺”。
这是云南规模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也是康巴藏区(康区)有名的大寺院之一,还是川滇一带的黄教中心,在整个藏区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该寺又称归化寺,距市区5公里。依山而建,外形犹如一座古堡,于公元1679年(藏历第十一绕迥阴土羊年)兴建,1681年(阴铁鸡年)竣工。寺院外围筑有椭圆形城垣,主殿威严而华美,殿内壁画色彩鲜艳,笔法细腻,以描述史迹典故,弘扬佛教教义为主。扎仓、吉康两大主寺建于最高点,居全寺中央。大寺坐北朝南,为五层藏式雕楼建筑。主殿上层镀金铜瓦,殿宇屋角兽吻飞檐,又具汉式寺庙建筑风格,下层大殿有108根柱楹,代表佛家吉祥数,大殿可容1600人。左右墙壁为藏经“万卷橱”,正殿前座供奉有五世达赖铜像,其后排列着著名高僧的遗体灵塔。顶层正楼特设经舍佛堂,供奉佛像,以及贝叶经卷、唐卡、传世法器等。
松赞林寺集藏族造型艺术之大成,又有“藏族艺术博物馆”之称。
十多年前我曾游览过,所以这次我只到停车场,在游客中心逗留,进藏文化中心参观了下,没去“小布达拉宫”了。但我感觉新建的游客中心拉开了和松赞林寺的距离,游客须办理好相应手续后乘景区巴士才能前往,当然这也是很多景区为防止游客远观外景便了却“到此一游”心态不再购票,影响景区收入的最有效办法。慕名而强烈向往的游客被堵在游客中心,谁也不会不掏腰包的,何况大量的跟团游客,门票钱已含团费中,也不至于给没来过的亲友扩散“不良信息”了。
午餐也在市郊进行,菜的种类和份量不少了不说,特别还是与我们的口味不合。接着,便去了这次最重要的景区巴拉格宗顺道路边的景点纳帕海。
纳帕海省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2400公顷,三面环山,山峰海拔3800—4449米。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黑颈鹤、黑鹳、灰鹤等国家、级重点保护鸟类、越冬水鸟及亚高山湿地生态系统。位于香格里拉市城区西北部8公里,属于亚热山沼泽和沼泽化草甸,三面环山,也是高原季节性湖沼。夏末秋初,雨水频降,再加上青龙潭、纳曲河、旺曲河水的注入,形成大面积湖面,水面最大时可达三千公顷,水深可达4—5米。但因石灰岩漏水,8月后湖水退落,10月前后由于秋季季风退缩再次降雨,湖水再次上涨可使湖面增至3125公顷,11月后退落,湖面大幅度缩小,湖水从西北角9个落水洞泄入地下河,潜流10公里后出露形成支流汇入金沙江,湖面会缩小至500公顷左右。
据说,环湖一圈能从不同角度看到不同的美景,绿色覆盖的山,水面覆盖的草原,路上时不时有牦牛和羊,水里还有野鸭子……但我们只能在景点水边拍些照片,然后继续赶路前往香格里拉大峡谷。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