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途首旅六日游之二
标签:
迪庆土司宴独克宗古城旅游 |
分类: 闲逸涟漪--散文 |
畅享土司宴夜赏独克宗
离开龙马谷,大巴车又在高速公路上遵守限制时速行驶,到小中甸服务区休息了20分钟后,于下午6点多到达迪庆州府香格里拉市城区(300来公里耗时4个多小时)。
“香格里拉”当地藏语意为“心中的日月”;原名中甸,“中甸”藏语称“建塘”,相传与巴塘、理塘系藏三个儿子的封地有关,“甸”,似为彝语,意为“坝子”、“平地”,一说中甸系纳西语,为“土地”音译,意为“酋长住地”或“饲养牦犏牛的地方”;又因与英国小说家詹姆斯•希尔顿的小说《消失的地平线》所描述的世外桃源般,带有强烈东方神秘色彩的理想国度极其相似,而于2001年在众多力争此名的藏族地区中胜出,经国务院批准改为现名。香格里拉境内有哈巴雪山(主峰海拔5396米)、普达措国家公园(以碧塔海和属都湖为主要组成部分,海拔在3500米至4159米之间)、梅里雪山(海拔6000米以上的13座山峰称为“太子十三峰”,主峰卡瓦格博峰海拔达6740米)、松赞林寺等风景名胜。城区海拔3300多米,距城区5.4公里的机场海拔3287.9米。
我们的晚餐被安排在阿丫土司庄园。土司过去是朝廷委任的土官,通俗点说与地主相似,但很不同的是他们如同藏民间的土皇帝。现在的土司庄园已从开发旅游之初的藏民家访地演变成为土司家宴文化体验场,即随团游客边品尝藏族特色火锅餐(每人一个自助小火锅,桌上摆的青粿酒、酥油茶、鸡鸭牛羊肉和各种蔬菜任选用),边欣赏中央舞台上的藏族歌舞表演(强壮的扎西、高挑的卓玛载歌载舞,甚至有大妈级的“莫拉”天籁般放歌《青藏高原》),在现代氛围(电控灯光、音响,自由呐喊、掌声)中感受香格里拉传统色彩浓烈的藏族风情。晚餐结束时天还未黑,院子里已点燃了篝火,先前在台上歌舞的扎西和卓玛又带领游客围着篝火群舞了。
我们的住宿就在独克宗古城前面,安顿下来自然就是游览独克宗古城的夜景。据称,独克宗古城是中国保存得最好、最大的藏民居群。据有关资料介绍,唐仪凤、调露年间(公元676-679年),土蕃在此大龟山顶设立寨堡,后来的古城就环绕山顶上的寨堡建成。传说当时的建城理念缘于有活佛在古城对面山头遥望古城,发现大龟山犹如莲花生大师坐在莲花上一般,故古城建设布局形似八瓣莲花。古城兴建中,大都就地取材。工匠们发现当地出产的一种白色粘土可用作房屋外墙涂料,于是民居外墙皆涂白色,这种风格一直沿用至2021年。月夜,银色的月光把白色的古城打扮得分外妖娆,于是,当地人就把古城称做“独克宗”,藏语意为白色石头城。独克宗古城依山势而建,路面起伏不平,那是一些岁月久远的旧石头就着自然地势铺成的。
至2021年,古城的石板路上还留着当年马帮的蹄印。独克宗古城,是茶马古道上的重镇,也是马帮进藏的第一站。这年,独克宗古城被批准为省历史文化名城。2022年8月,文化和旅游部公示第二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名单,全国123个项目上榜,云南省昆明市斗南花市、昆明市老街南强街巷、保山市高黎贡文化创意产业园、德宏州傣族古镇、迪庆州独克宗古城5地上榜。
我们先去游览古城后的龟山公园(成型于清康熙年间)。沿步步高升的石阶上到大佛寺(朝阳楼)和汉庙,再到转经筒,因晚间没去红军长征博物馆和迪庆历史博物馆。据说白天站在大佛寺前,抬头就能看到威武雄壮连绵不绝的雪山,非常壮观,低头俯瞰则香格里拉城尽收眼底,这里没有高楼大厦。城区炊烟袅袅,青龙潭的波光水色,尽可饱览无遗。明媚的阳光,纯净的蓝天白云、庄严的寺门、还有金光灿烂的转经筒组成了最美的图画。
顺着汉庙从左至右转一圈下几级台阶,就到了5层楼高,世界最大,雄伟壮观的纯铜镀金转经筒。筒壁上端浮雕刻着文殊,普贤,观音,地藏四大菩萨,下端刻着佛家八宝图,筒内还藏有经咒、无字真言124万条和多种佛宝,总重量达16吨。转动经筒需十多人同时着力,每顺转一周,相当于默念佛号124万声,转满三周,就可以消灾祈福,吉祥如意。但游人太多,我们未能挤入转经行列,为赶时间,只得下山,去古城里逛逛。
但无奈独克宗古城和丽江古城一样商业气息太过浓烈,真正的访古太难。我没带三角架,拍照夜景又大多因手抖而“花废”,浪费了朋友们留影的很多表情(包括大名鼎鼎的四方街),真令人遗憾不已。后面清晰的远景照片还是把相机放在停车场边的汽车上才拍成的。











































加载中…